臨汾新聞網訊 提水、和沙、填溝、硬化……連續多日,市區鼓樓北大街北門巷口出現幾位白發老翁,他們熱火朝天地投入“戰斗”,將破損嚴重的路面恢復平整。過往居民見狀,紛紛上前:“坑人的溝終于不見了,真心感謝你們!”
這幾位“老雷鋒”,平均年齡75歲。為了迎接重陽節,他們早早開始琢磨,怎樣為社會做點兒有意義的事情。在微信群討論時,衛永和說:“我們小區附近有個垃圾站,環衛工人每天忙前忙后,十分辛苦。可是,臨近垃圾桶的路面壞了一大塊,陷下去深約10厘米,寬30厘米,長約3米的一道溝。環衛工人每次裝運垃圾桶都很不方便,周圍居民扔垃圾時也常崴腳。”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老哥老姐們,咱們重陽節前做點小小的善事如何?”衛永和倡議。
于是,大家積極響應,踴躍報名。約定好時間后,他們如期而至,各盡其能,有的整理溝槽,有的調和水泥和沙子,有的磨平路面……兩個小時過去了,路面基本平整了,大家已是汗流浹背,累得直不起腰。
考慮到水泥用量不夠,老人們又接連開了兩天工,在之前的基礎上再鋪一層水泥,并仔細抹平。看到老人們俯下身子,吃力地作業,負責這一區域衛生的環衛工蘇天管二話不說也干了起來。他感動地說:“每次拖垃圾桶,都要想方設法地越過這道溝。期間,常常出現一些小意外,比如翻倒在溝里、垃圾散落一地等等,增大了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老人們將我們的難處記在心上,主動伸出援手,讓我們覺得很暖心。”
路面平整了,北門巷的居民們少了一塊“心病”。望著老人們忙碌的身影,一位年輕人慚愧地說:“這道溝存在已久,非常影響人車出行。填平溝壑、修整路面本該是年輕人做的事兒,卻讓幾位老人家搶了先,感謝他們,向他們致敬!”
聽到這番話,老人們卻笑了:“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感恩關愛、回報社會。做好這件小事,讓更多人受益,也是我們送給自己的一份重陽節禮物。”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