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家里收拾好了,趕緊來拆吧!”
“好!下午就去!”
啥?沒聽錯吧,居然有人主動要求拆自己家,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隨著市區靚城提質“三大行動”“三拆”工作的深入推進,市區西關花苑小區頂樓加建的彩鋼房、陽光房正被逐步拆除。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規劃監察支隊以“溫情模式”贏得了房主們的積極配合。
該小區里,頂樓私搭亂建的現象并不鮮見。經過該支隊前期摸底排查,共有44戶在頂層露臺加蓋房屋。這種行為不僅對樓房的結構造成破壞,影響房屋承重和壽命,還會帶來其他安全隱患。其次,違建結構普遍強度不高,容易導致傾斜、塌陷,若遭遇大風天氣極易刮落,引發次生災害。根據“三拆”工作安排,將依法依規對這些違建進行拆除。
但是,房主們加蓋的房屋主要用作廚房和臥室,真要拆掉,這思想工作好做嗎?該支隊早就想到這一點,派出“先行部隊”入戶走訪,向他們宣傳有關城鄉規劃的法律法規,普及市區靚城提質“三大行動”工作安排。
“您好,根據市區靚城提質‘三大行動’‘三拆’工作要求,要對樓頂違章建筑進行拆除。最近大風大雨天氣比較頻繁,這種建筑也存在安全隱患,希望咱們盡快整理一下物品,以便我們拆除。”執法人員李亞峰帶領10余名同事分組入戶,若吃了“閉門羹”,就等到房主下班再去一趟,一次不行就多跑兩趟,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
“為確保拆違工作順利推進,我們探索創新出一套‘三個一’工作法,即談一家、清一家、拆一家。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房主都通情達理,積極響應這項工作。”李亞峰說,經過真心實意地走訪、將心比心地勸說,房主們先后投了“贊成票”。
一位房主表示,靚城提質是市里的重點工作,拆除樓頂違建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一定積極配合。還有本文開頭提到的急著“拆房”的郭女士。當時,執法人員剛一上門,話還沒說完,她和丈夫就異口同聲地說“拆”。她當即找來裝修隊把灶臺從加蓋的廚房移回“原位”,并把加蓋臥室的家具、雜物全部搬離。雖然一個多星期無法在家“開灶”,自行施工還花費了兩三萬元,但她認為值。這不,剛一收拾妥當,她就趕忙通知執法人員上門拆除。
有了這些支持,執法人員感到心頭暖暖的,干勁兒足足的。在工作中,一切從群眾需求出發,考慮到不少房主家中勞動力少,他們將“免費勞工”進行到底,幫著清理、搬運屋內物品。同時做足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在這種“溫情執法”下,起初“不情愿”的房主也開始積極配合。房主呂先生坦言:“頂樓面積較小,原本設計的是兩室一廳。但是,家里有四口人,隨著孩子們長大,住著就不方便了。于是,我們將三個露臺分別改建為臥室、洗衣間、廚房。拆了之后,就剩下兩間臥室,廚房也改了進來,生活上會有一些不便,但我們會想辦法克服。其實,當初加蓋時,我們也考慮過安全問題,但心存僥幸。為了長遠考慮,必須得拆。”
如今,在允許施工作業的時間段,拆除現場里哐當聲、電鉆聲此起彼伏,外圍玻璃、房頂天花板、地板、門框等全部被拆除。在此居住了8年的許女士說:“這些年,各地因高空墜物造成的事故頻頻發生。每每刮風下雨,我們從樓下走過也覺得膽戰心驚。拆了好,給我們解決了一大困擾。”
“三拆”工作向樓頂違建“亮劍”,不僅提升了城市容貌,還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撐起了“保護傘”。市規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張偉表示,“目前,西關花苑小區的‘拆違’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現已拆除樓頂違建18處,面積達500平方米。我們將持續強化部門聯動,加大執法力度,抓好工作細節,積極做好住宅樓頂違建拆除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堅決打好靚城提質‘三拆’攻堅戰。”
記者 李靜 閆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