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冬日時節,從田間地頭,到鄉村公路,再到縣鄉物流中轉站,一輛輛快遞小車正滿載農副產品運送到全國各地……
隨著全市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持續推進,目前除計劃單列的堯都區外,其余16個縣(市)的123個鄉鎮、1849個行政村,鄉鎮綜合服務站和行政村快遞便民服務點均達到全覆蓋,主要快遞品牌在我市各行政村基本實現共配。
曲沃縣北董鄉,一個有著“三晉大蒜第一鄉”美譽的地方,大蒜種植區域覆蓋了該鄉22個村。所產大蒜產量高、質量好,早在幾年前就成了電商中意的好特產,然而物流服務不健全,導致很多偏遠村子每年只能以極低的“地頭價”交易。
近年來,我市很多農村地區因快遞無法到達,扎根一線的電商面臨“有貨不能及時發”的困境,不得不打起“退堂鼓”。此外,我市平川縣呈現人口聚居、行政村密集的特點,山區縣呈現地廣、路遠、人少的特點,各縣(市、區)在自然、交通、經濟實力等條件上差異很大,推動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的復雜和艱難可想而知。
為全面落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郵政管理局聯合印發的《2022年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實施方案》,今年伊始,由市郵政管理局牽頭的全市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擺上日程。
“受資源和成本影響,快遞網點以前最多延伸到鄉鎮,對于行政村甚至自然村來說,因為沒有穩定的收益,我們一直沒有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后一公里’。”我市某品牌快遞負責人表示,開發“快遞進村”的成本很高。
市郵政管理局也深知推動這項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他們直面現實情況,提前謀劃、統籌考慮,制定了“典型引路、全面推開、重點攻堅”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內學永和、外學大同”的工作策略,把推進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作為全局“頭號工程”重點推進,按照“劃定時間節點,分期分批達標”的步驟穩步推進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
“萬事開頭難。我們向市政府積極匯報、溝通、協調,會同市發改委加強宣傳,組織本地積極性高、有意向、有能力的郵政快遞企業開展申報;同時,組織專家對37家申報企業進行研究評審,最終確定了16家運營企業,為全市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作全面鋪開打下堅實基礎。”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
把快遞資源像“活水”一樣引流到農村,才可以讓農特產品走出“小地方”、進入“大市場”。前段時間,北董鄉不少行政村的村民驚奇地發現,自家村內突然多了一個標有“村級便民服務點”的快遞網點。該鄉裴南莊村村民劉斌高興地說:“這下好了!快遞開到了村口,園子里的蘋果、大蒜可以直接從地頭搬上快遞物流車,不用擔心賣不出去或運不出去了。”
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將繼續穩步推進快遞進村工作,指導運營企業把工作做真做實,確保建設的站點能投能收,真正實現‘站得起、立得住’。”
記者 楊 全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