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北方的城市生活,冬天怎能少了暖氣。隨著天氣漸冷,人們急切地期待著供暖日的到來。11月11日下午,市政府領導與住建局負責人等一行深入供暖一線進行調研。隨后,市政府根據天氣變化情況,決定自14日起,即提前一天供暖。
昨天是今冬集中供暖第一天,那么市區各個小區的供暖情況如何呢?對此,本報派出數路記者走進小區居民家中,了解首日供暖情況。
西趙社區 暖氣片有溫度
“哇,有暖氣了。”11月13日,距離市區提前供暖還有一天時間,西趙村民家中的暖氣片已經開始有了溫度。
在西趙北二巷居住的居民張女士說:“今天早上剛上班就感覺到了一些溫度,雖然暖氣不太熱,但也不至于冷,相比室外好多了。”“這幾天天氣也不算太冷,暖氣剛開始運行,有點溫度晚上睡覺就不會那么冷,希望過幾天室內溫度能達到16℃左右就行。”另一戶村民高先生說,畢竟是送大暖第一天,溫度升高需要過程,水要不斷循環,希望今年的暖氣會更暖和。
記者 趙億平
桃園小區 室溫各不相同
走進位于五一路的桃園小區,門房師傅劉勇宏在家中仍穿著保暖和外套,他告訴記者,13日下午家里就有了暖氣,14日的溫度已經在上升。在這個小區,他家應該是最冷的,因為他家是陰面。記者看到他家溫度計上面顯示的溫度為16℃。
記者在該小區業主霍女士家發現,她家的室內溫度已經達到了20℃。”記者 郭秀婷
三元小區 提前兩天供暖
解放東路三元小區13日下午就開始供暖了。該小區業主委會負責人表示,小區的供暖管道從13日下午開始就有了溫度,14日早上一些居民家中的溫度已經達到15℃。
此外,整個小區由于管道年久老化,有部分住戶家中的溫度還不理想,除有些住戶因未能及時繳供暖費用,小區內有兩幢住宅樓因管道改造未將鑰匙及時交接,部分業主家中還沒有暖氣。記者 王隰斌
五交化小區 有了大暖真好
位于廣宣街的五交化小區,以前曾是自燒鍋爐供暖,兩年前才通上了大暖,說起現在的暖氣,住在該小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是自燒鍋爐,麻煩不說還不暖和,還是大暖‘貼心’。”李女士的房屋面積為130平方米,偌大的屋子中只有7組暖氣,但并沒有感到寒意。李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的室內氣溫是17℃,就已經感覺不到冷了,過幾天調試好了,暖氣還會更暖和,室溫也會更高一些。” 記者 楊全 田志華
西趙熱源廠 運轉一切正常
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趙億平)“現在出水溫度達到88.57℃,回水溫度達到55.29℃。”11月14日9時,市區供暖首日,西趙熱源廠臨汾集中供熱DCS系統顯示的出水、回水溫度已經達到國家標準。
記者在現場看到,1號、2號、3號、4號鍋爐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隨著運行,工作人員打開3號爐門的一剎那,爐內的火焰四射,照在每個人的臉頰上發燙。
據負責人鄭清堂介紹,10月20日,注水全部完成,28日點爐預熱,11月8日進行一次網和二次網的冷態運行,期間要進行一次網及二次網的排氣,搶修隊做好搶修準備;11日,停止運行,一次網和二次網保壓,等待供熱指令。12日下午4時正式熱循環,兩個小時后開始加溫,當晚12時溫度就已經達到50℃左右,一直恒溫循環到13日早上。在此期間,熱力公司沒有接到市民反應有漏水問題,下午6時出水溫度上升到75℃,14日凌晨按照供暖要求,溫度達到85℃。
“現在我們4臺鍋爐已投入工作,還有一臺備用。”鄭清堂說,由于現在氣溫還不算太冷,目前4臺鍋爐就能滿足城南片區的供熱,等溫度降低會把5號鍋爐也開啟,全力保證片區供暖。
市委家屬院 暖氣不算太熱
11月14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委家屬院西苑小區。家住5樓的業主解先生告訴記者,13日下午,主管道有了些許暖意,但是暖氣片卻沒有任何溫度。原以為市區提前一天供暖,結果14日上午發現,家中客廳、臥室內的暖氣片依然沒有溫度。”隨后,記者走訪市委家屬院東苑小區,樊女士告訴記者,13日中午回家發現,家中暖氣不再冰涼,有了一些溫度,但一直到14日中午都是這樣,所有暖氣片和家中溫暖并沒有明顯變化和提升。記者 盧凱
防爆廠二區 家里依然很冷
聽說很多小區已經送上暖氣了,可是,11月14日中午,家住鼓樓北大街北門巷防爆廠二區的王先生一進家門,還是覺得家里涼颼颼的。他換鞋之后先去摸客廳的暖氣片還是冰涼。他說:畢竟一層比別的樓層熱得慢,因為往年供暖時,總是上面的樓層先熱,這需要一個過程。希望到明天家里能暖和起來。
記者 韓曉芳
華翔小區 暖氣片仍冰涼
11月14日上午10時許,當記者走進黨家樓社區華翔小區時,業主馮先生說:現在家里的暖氣片還沒有溫度。”走進一戶人家,由于沒有供暖,室內比較陰冷,其室內溫度不到13℃。“家里溫度實在太低了,在家坐著,要么得開空調,要么得穿厚厚的棉衣。”記者在與物業負責人溝通時了解到,該小區并沒有接到提前供暖的相關通知。截止發稿前,該小區的暖氣仍冰涼,本報將繼續關注該小區的供暖情況。
記者 祁欣
躍進小區 暖氣尚無變化
“暖氣自本月初進行試水、打壓后,就沒有了動靜。”11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臨鋼躍進小區,就供暖首日居民家中供暖情況進行了走訪。業主張先生表示,從報紙上獲知市區今年提前一天供暖,所以從13日晚就開始注意暖氣溫度變化,截止14日上午都沒有任何驚喜,家中暖氣溫度依然冰涼。記者同時走訪其他樓層、單元了解到,該小區暖氣均沒有任何變化,家里依然感到有些冷。
記者 盧凱
新世紀小區 家中稍有溫度
白女士家住市區五一西路B區某單元2樓。走進她的家中,她摸了摸暖氣片告訴記者:從13日17時左右開始,家里的暖氣片就有了一點溫度,可別小看這點溫度,因為回到家里就不冷了。
尤其是早晨和晚上,室內明顯不冷了。”那么,6樓住戶家里的暖氣又如何呢?記者隨后來到張女士家。或許是由于家中人少,她家的溫度明顯低于2樓。張女士說:晚上再放放氣,希望室內溫度能盡快升上去。”記者 郭秀婷
興隆小區 室溫特別舒服
11月14日,廣宣街興隆小區的居民高興地相互轉告:家里有暖氣了,能舒舒服服地坐下來看電視了。
小區業主委員會負責人趙先生說,整個小區供熱管道改造完成后,居民繳費的觀念也改變了。“前幾天,在家里看電視要蓋毛毯,昨天晚上家里的寒氣減退,身體也感覺舒坦多了。”一業主高興地說。記者 王隰斌
老年公寓 大暖如期來到
“昨天晚上就來了大暖,剛開始不是很暖和,現在好多了!”11月14日,記者在夕陽紅老年公寓內看到,幾位老人正聚在暖氣旁聊天,此時的室內溫度為19℃,老人們只穿著簡單的外套。
“我們這里的暖氣還算不錯,今年冬天大概有90多位老人入住,如果整個冬天都能像現在這樣,那這個冬天就好過了。”該公寓的工作人員表示,本想給老人們加被子和羽絨服的,但現在看來是不需要了。
記者 楊全 田志華
陽光小區 暖氣還沒送上
11月14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華州路的陽光小區,敲開了一戶業主的家門。“再過一天就是法定供暖日,我們都在等待暖氣的到來。”賈先生告訴記者,并沒有聽到小區物業告知提前供暖的消息,而自己家里的暖氣也一直都是冰涼的,并沒有任何變化。記者隨后又走訪了幾戶業主,均被告知家中暖氣還是涼的。記者 盧凱
天水小區 家中仍無暖意
“家中現在還沒有暖氣。”11月14日,天水小區的程先生說,今天本是供暖首日,但家中還沒有暖氣。
程先生說,前兩天得知今年供暖時間比原來提前了一天,所以14日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暖氣,可發現暖氣管道還是冰涼,沒有一點溫度。
據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原先熱源廠定的送暖時間是15日,目前小區的供暖工作已經就緒,就等送暖了,可能今天中午或者晚上就會供暖。記者 田志華
君怡家園 暖氣還不暖和
11月14日上午,家住解放西路君怡家園的楊先生坐在客廳看電視,覺得有些冷。
他告訴記者:暖氣片已經有了溫度,但雖然已經送上暖氣了,卻與正常供暖時的溫度還是有差別的。”隨后,楊先生表示,不過,一直以為要到15日才供暖,沒想到提前一天便送上了,他感到很知足。因為這才剛開始供暖,管道需要升溫,經過一段時間的循環,暖氣肯定就會暖和起來了。記者 韓曉芳
郵電小區:供暖時間應靈活
11月14日,在全市供暖的首日,記者走進了位于洪家樓南街的郵電小區,探訪居民家中是否供暖。
今年70多歲的蘭立保先生接待了記者。此時蘭先生家中已較為暖和,但他卻表示,如果能再提前幾天供暖,他的老伴可能就不會感冒了。
“大暖燒得很不錯,每年繳暖氣費時,我都非常積極,但是對于供暖時間,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那就是希望以后供暖的時間能夠靈活一些,不要固定在一個日子上。”蘭先生告訴記者,雖然今年的大暖比平時早到一天,但自己的老伴在幾天前就因為氣溫下降而感冒了,如果熱力公司能夠及時和氣象部門進行溝通,天氣一冷就送大暖,那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記者 楊全 田志華
龍抬頭小區:供暖首日暖融融
供暖第一天,牽動百姓心。
11月14日,記者來到龍抬頭小區,對這里的供暖情況進行了一番“打探”。
上午11時30分左右,在該小區4號樓1單元101室,剛一進門,一股暖流撲面而來。當記者詢問家中的供暖情況時,今年75歲的張阿姨二話沒說,立刻把“客人”領進家,在張阿姨的帶領下,記者在客廳、衛生間、廚房……齊齊感受了一遍,暖氣溫度都不錯。
一樓的暖氣還行,那么六樓的怎么樣?帶著疑問,記者敲開了六樓時先生的家門,時先生告訴記者,在12日晚上睡覺時就聽到暖氣管道中嘩啦啦的流水聲。當時只有半片暖氣有溫度,但今天整個暖氣片都熱了。”時先生高興地說,今天早上暖和的都不想起床。記者 趙億平
朝殿巷:提前兩日已有溫度
供暖首日,朝殿巷提前兩天室內稍有溫度。朝殿四巷的張女士就告訴記者,從12日起,暖氣片中就不斷傳來上水聲。13日上午,室內就稍有溫度,他們在家穿一件羊毛衫和馬甲都不覺得冷。
張女士對面鄰居王先生說:“剛開始時,需要多次排水。現在從一樓到四樓都有溫度了。供暖公司越來越人性化了,老百姓以后不再受冷了。”記者 郭秀婷
濱河灣城市花園:地面還很冰涼
11月14日中午吃飯時,李女士的胳膊支在餐桌上覺得很涼,家里的溫度還是不暖和,于是,她伸手摸了摸地面,因為她家里裝的是地暖。可是,地面瓷磚的冰冷讓她立即縮回了手,聽說有的小區12日晚上就開始供暖了,我家住在高層,如果供暖的話,應該是先從高層熱起的呀,可是,怎么還是這么涼呢?”因為是第一年住新家,李女士不知道這個小區以往的供暖情況如何,她希望到15日供暖日到來時,家里能溫暖如春。記者 韓曉芳
市醫院家屬院:已有溫度不夠暖
家里已經如期送上暖氣了,家住市醫院家屬院的董女士十分欣慰:從13日早上,家里的暖氣片就開始有熱度了,不過,只是不冰手的溫度,從14日開始,暖氣片才開始溫溫的,可還是達不到以往正常供暖里的熱度,不過,我對此不擔心,畢竟,還不到真正的供暖日,我想,到15日時,溫度會升上來,家里就能達到標準供暖溫度。好在,這兩天也不是很冷。” 記者 韓曉芳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