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各類聚會、聯歡、答謝活動的“狂歡季”,酒店、演出公司等商家也因此賺得盆滿缽盈。然而今年,在中央“八項規定”及反“四風”的大背景下,這股勁吹的“節儉風”也吹冷了我市的年會市場,直線下降的業務量使這些商家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
餐飲訂單銳減
2013年12月29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大型綜合性酒店,所有受訪酒店的工作人員均表示,由于各企事業單位都厲行節約,酒店的年會訂單相較往年呈現出銳減趨勢。記者看到,在這些寥寥可數的訂單中,私營企業成為年會市場的“主力軍”。
位于市區解放路的一家大型酒店里,酒店銷售部主任梁女士拿出一張當月預訂單說:“這個月只有3個年會訂單,而且都是私企舉辦的客戶答謝聯歡會。下個月的訂單里,目前只有一家保險公司做的產品推介會,而且對方還沒有確定具體人數。”在“節儉風”的勁吹下,一些酒店開始調整經營觀念,轉而“放下身段”走起“親民”路線。位于市區鼓樓東大街的一家大型綜合性酒店外,“本酒店特推出百姓套餐”這樣的廣告招牌十分搶眼。酒店的工作人員說:“全國都在厲行節約,年會訂單不比往年。推出這樣的‘百姓套餐’,也是酒店尋求的發展之路。”
入夜,正值就餐高峰時,記者在市區平陽南街一家酒店內發現,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牌子,約有一半的包間空置著,走廊里也顯得冷冷清清。酒店服務員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酒店里已經開始熱鬧了,今年卻這么冷清,吃飯、住宿的顧客比以前少了將近一半。”
演出市場遇冷
年會市場喊“冷”的不止餐飲企業,還有演出公司。
2013年12月30日,記者走進市區鼓樓南大街一家演出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員正清閑地拿著手機玩游戲。得知記者的來意,一名張姓經理搖了搖頭說:“今年的年會演出業務比這天氣還冷。往年這會兒正是忙的時候,一個月少說也能接十幾個單子。今年不光單子少了,一些企業在舞臺布置上也明確不要豪華的。”張經理告訴記者,“來預訂的多是汽貿、商場、保險等行業,政府單子一個也沒有。因為生意慘淡,我們這兒好幾個員工都走人不干了。”和張經理同樣無奈的,還有經營著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于艷。“總的來說,2013年一年的情況都不是很樂觀。從前段時間開始,我們就開始主攻婚慶和寶寶市場,比方說,給新人拍攝視頻短片、給寶寶拍攝成長MV等。”演出公司接不到年會訂單,也影響了專業從事各類活動主持的張安勇的生意。
“現在婚禮主持人越來越多,婚禮這塊兒的生意被搶了不少。本來還想著單位、企業開年會時能進點賬,結果演出公司也說單子少得可憐。”張安勇一臉苦悶地說,“都連著休息了一個星期了。再這樣下去,真得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換份工作。”對于年會市場“瘦身”的原因,我市一家國有企業辦公室主任許先生的一番話足以窺其究竟:“很多單位、公司的年會都能簡則簡了,酒店、演出市場肯定會受到影響。拿我們公司來說,往年公司開年終總結會能開兩天左右,因為有外地的工作人員參加,所以就預訂好酒店方便他們吃飯、住宿。年會結束后,有時也會邀請一些專業的演出人員助興,算是給職工們的福利。今年,所有參會人員都在公司食堂吃自助餐。會議精簡以后,一天便可全部結束,所以住宿和演出就全免了。”記者 卞志強 侯映坤 實習生 劉靜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