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身邊也不乏一些植入式廣告,比如說公交站牌上,很多站名就被“植”了,變成了商家的名字,臨汾的公交站牌在近幾年也悄然刮起“改名風”。
近日,記者就這一商業現象進行了走訪調查……
一尊皇牛、傻二電腦城、萬里大酒店、痔瘺醫院、新陽光醫院、泌尿醫院……這些名稱醒目地標注在臨汾街頭的各公交站牌上,成為穿梭市區的各條公交線路的站點名稱。公交站名紛紛搖身變為小門診、小企業名稱,而一些本地代表性的旅游景點或是大型公共場所卻在公交站牌上找不到。只要掏錢就可改名,這一現象令市民啞然。
站牌“易名”,商家掏錢就行
近日,記者以商家的身份來到市公交公司廣告部,咨詢可否將9路公交車高河店站易名為本商家名稱。一名工作人員熱情接待,并告知記者,該站臺由于在郊區,冠名價格是一年一萬元,必須簽3年以上合同。交談中,該工作向記者透露,市區繁華地段公交站牌冠名最高的一年5萬元。
對于費用高低的問題,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站牌冠名不是改個名稱那么簡單,公交公司不僅要更改這一路線上的所有公交站牌,而且還需要對這一路線的所有公交車上的語音報站系統進行更改。
記者問及站牌易名是否需要申請等程序時,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站牌易名是公交公司內部的事情,只需要內部審核手續通過就可以。
在市區一些站牌上,有的站點是諸如“鼓樓北·一尊皇牛”、“鼓樓南·傻二電腦城”這樣的雙名稱。對于這一現象,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商家要求的。有的商家需要在商家名稱前面特別加上具體地址,方便人們尋找。而有的商家則是直接冠名,不需要在前面加地理名稱。
站牌“易名”,市民摸不著北
頻繁變更名稱的公交站牌給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
家住貢院街的郭大媽曾經有這樣的經歷:10路公交車從貢院街經過,而且正好在自己家樓下有個公交站牌,以前樓下站牌的名稱是貢院街鞋業超市,后來不知何時站牌名稱變為體育街口。郭大媽不知道公交站牌已經變更,打電話跟要過來和她敘舊的朋友說坐10路車,貢院街鞋業超市下。結果她的朋友坐10路車坐到終點都沒找到貢院街鞋業超市這一站。
“公交站名本身就是方便人們出行的,如果把站牌的冠名權都賣給了企業,企業只要出錢,想怎么改就怎么改,那很多人坐公交車出行都會搞不清哪兒是哪兒了!”市民李清無不感慨地說。
市民劉天磊則認為,一個城市的公交站名如果全是些企業、醫院的名稱,就顯得這座城市很沒有品位,沒有歷史底蘊。商業化冠名并不是一名定終身,如果冠名企業過一段時間解約后,就由另一商家來冠名,站名隨即更改,這與站名需要相對穩定的屬性相違背。趨利忘義,商業化冠名。看似美麗的名稱,卻閹割了我們的歷史。一些剛剛興起的企業名稱成了公交站臺名,連長期在臨汾甚至在這些新興企業附近居住的市民都不一定知道,何況外來的人們。
退休干部張文陶對記者說:“公交站名應該尊重城市的歷史,尊重市民的意見,并且還要便于記憶,讓大家感到方便。特別是一些老站名,記錄了城市發展變遷的過程,是城市的根脈所在,其歷史的淵源與內在的魅力是企業、單位名稱或商家品牌所不能比擬的。”在采訪中,不少市民紛紛表示,公交站名屬于城市的公共資源,不可下海進行倒賣,但是商業化的報站可以接受,比如報站時可提示:某某地方(站名)到了,有到某商店或某賓館的請下車。其實只要是在便民的前提下,公交公司完全可以坦坦蕩蕩,既兼顧便民又兼顧城市發展的需要。
(記者 趙玉峰)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公交站改名?改的不僅僅是名字
下一篇: 懷揣群眾路才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