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話題,竟然斷斷續續采訪了一個月,從三輪車回收到廢品回收站,從私人拆解作坊到組裝出售市場,從職能部門到老百姓……那些私人拆解作坊緊閉深鎖的大門,對陌生來訪者警惕無語的神情,使采訪頗有些曲折,也反映出其中隱藏的不規范。
通過采訪,一方面了解了廢舊電器延續多年的粗放式回收處理方式,對人類和環境有著很大的危害,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廢舊電器竟然渾身是寶。正如有人評價說:“廢舊家電可能是惡魔,也可能是天使,關鍵就看我們如何利用它。”看來,那些被淘汰和廢棄的家電不是垃圾而是資源,只要我們好好利用,它就是富含多種礦藏的寶藏,是當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倡導建立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緩解人口、資源、環境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的“天使”。
然而遺憾的是,目前這個寶藏卻還是污染環境、威脅人類健康的有毒垃圾,是自然環境的“惡魔”。
沒有更有效的辦法讓它在正規渠道里流動,當然就談不上將其無害回收利用。無照經營者四處游走收購,掛著“高價回收各種電器”牌子的三輪車隨處可見,他們構成了回收的主力軍。通過非正規渠道回收的廢舊家電經過修理、翻新后繼續銷售,不能銷售的轉賣給拆解者。而從事拆解的,都是放下農具的農民,在我市,很多鄉村和城中村成了廢舊家電的回收、拆解場所或窩點,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浪費資源,這與建立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根本相悖。
家電回收處理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涉及面廣。因此,政府必須介入,不僅要充分利用法規和制度加大監管力度,還要積極扶持企業投資這項產業。一是繼續完善法規與制度建設。二是建立和完善回收系統,加強政府、消費者、回收商、生產商和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等方面的責任,大力實施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工作,通過回饋方式鼓勵全民參與,以此來建立和完善回收體系。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全面負責管理廢棄家電和電子產品循環利用的過程。(衛博)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勿以善小而不為
下一篇: 路面扎堆擺攤居民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