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超市買油,服務員推薦:這種食用油好,雖然貴,但它是非轉基因的,健康安全。”哦,非轉基因。”我仔細看了一下商品標識:100%玉米胚芽油”,原料說明一覽特別標注:100%非轉基因”。
“轉基因和非轉基因有什么區(qū)別?”服務員回答:非轉基因食用油,是用國產(chǎn)原料制作的,是綠色無公害產(chǎn)品,吃起來比較香。而轉基因食用油是用美國產(chǎn)的大豆等做原料,出油率高,價格比國產(chǎn)的大豆低。”回家。上網(wǎng)百度查閱“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得出答案:所用的植物基因成分不一樣。比如,同是油菜籽,但是品種不一樣。非轉基因其實就是天然的,轉基因是經(jīng)過人工改良的。
轉基因食用油以及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么?看看網(wǎng)上討論可謂針尖麥芒:有人認為,轉基因食品會破壞人的基因鏈條,長期食用對人體不利;有人認為,和同類作物相比,轉基因食品比較安全。因為抗蟲害轉基因作物能大量地減少農(nóng)藥的使用,也就比較不用擔心農(nóng)藥殘留的問題。而且,轉基因食品受到了更嚴格的監(jiān)管,風險其實要比傳統(tǒng)作物更低。
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對于轉基因食品一直分為兩種觀點,沒有認為其絕對安全,但也沒有認為其絕對有問題。所以,消費者一般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選購。
看來,這安全與不安全得靠自己來選擇了。想起了不久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地溝油。所謂“地溝油”,其實就是從食物垃圾里提取、加工出來重新使用的油,其中含有砷、曲霉素、苯并芘等大量毒素和致癌物,這地溝油可是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但是,由于存在不小的經(jīng)濟利益,所以,總有人鋌而走險。
有專家曾指出,按照比例,一個人在外吃10頓飯,就可能有1頓會碰上地溝油。這轉基因和非轉基因食用油標簽上還給消費者做出了標注,但這地溝油可是沒有寫到“油瓶”上的,而且,目前尚未找到“地溝油”有效的識別手段。針對于此,如何避免吃到地溝油呢?專家也推薦了兩個“笨”辦法:首先,減少外出就餐,自己用油最放心;其次,選擇有衛(wèi)生資質的餐館就餐。
本月13日新華網(wǎng)消息,在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的統(tǒng)一部署下,衛(wèi)生部近期召開了有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國家糧食局以及中國疾控中心等有關單位參加的研討會,專題研究“地溝油”檢驗方法的公開征集與技術論證方案,還成立了由13位權威專家組成的“地溝油”檢驗方法論證專家組。
據(jù)了解,專家組對目前征集到的7家技術機構研制的5種“地溝油”檢驗方法進行了盲樣測試,但對測試結果論證后認為,現(xiàn)有“地溝油”檢驗方法特異性不強,尚不能作為“地溝油”判定手段。鑒于“地溝油”檢測成本高、難度大,專家們呼吁加強食油源頭和過程監(jiān)管。
相比地溝油,轉不轉基因其實大可不必小題大做。從源頭上遏制“地溝油”,首先要壓縮“地溝油”的利潤空間,如果正品油經(jīng)濟實惠,造假比造真還貴,地溝油”還有市場嗎?如何讓我們的“油瓶子”更安全,看來并非只是一個科學問題。(曉琳)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教育公平的基礎是人格尊重
下一篇: 細節(jié)決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