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充分體現。
近日,國務院安委會梳理相關法律法規已有規定、以往管用舉措和近年來針對新情況采取的有效措施,制定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15條措施。4月12日,我市召開4月份安全生產工作例會,要求市安委辦要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出臺我市貫徹落實安全生產15條措施意見,各縣(市、區)各部門也要有具體的舉措和行動。
15條措施制定出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負責,體現了對抓好安全生產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高度重視。此次出臺的15條措施是根據已有法規、舉措提煉而來,雖是對過去相關規定的重申,但經過梳理、總結、提煉形成的新部署,15條措施不僅很有實用性和現實針對性,也讓以往碎片化的相關規定和措施更有層次、更加系統。這充分體現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在于拿出務實、管用的好措施對癥下藥,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安全生產貫穿于人們生產、生活各類活動中,體現在城市發展、社會運行、生態建設等各方面。發展是安全的保證,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與安全如影隨形,這就需要統籌發展與安全,不但要以有效措施筑牢安全底線,也要以系統思維構建大安全格局。
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不管是各級政府、安全生產部門,還是各個行業企業,只有狠抓15條措施落實貫徹執行,才能發揮出更大安全保障作用。而實際落實貫徹執行效果如何,最終的檢驗標準是是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所以,這15條措施的落實貫徹執行,其關鍵是對生產環節的安全性、規范性做好實質審查。
發生事故的根源,往往是有關方面、有關人員心存僥幸,只有讓這15條措施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改變相關各方的僥幸心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也自然會收到顯著效果。(孫哲峰)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