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難、用工貴是近幾年一直困擾紡織服裝企業的老毛病,也逐漸成為整個中國制造業面臨的難題?!坝霉せ摹眴栴}最突出的春季,恰恰是全國兩會召開之時,因此這個問題近幾年屢屢被眾多兩會代表委員提及。 (中國紡織網)
每年春天,很多中小企業都會面臨招工難的局面,尤其是一些服務行業,很多整年都處于“人力不夠用”的狀態。一方面是社會上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很多企業沒有“工人”,供需兩旺”的局面值得關注。
其實,比較分析后不難看出,缺工”的企業單位大都是一些制造類企業、以服務為主的行業等,說白了就是“受苦出力沒地位”的單位。而閑置的勞動力大都是學校剛畢業有一定學歷的“高材生”,像很多農村出來的閑置勞動力根本不存在“就業”問題。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如何讓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認可酒店等服務性行業,認可制造、手工等偏體力的職業,才是解決目前“用工荒”問題的根本。
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怕吃苦,沒有吃苦精神,沒有正確的職業觀,寧愿啃老在家,也不去從事服務行業,所以要轉變觀念,先就業比什么都重要。
筆者認為,這個既然是一個群體共性的表述,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什么大家看不起服務行業呢?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從事這些行業呢?雖然思想觀念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但最根本的問題是環境所限,這些企業究竟能給大家提供什么樣的待遇呢?
合同商家說了算,社保沒有保障,工作環境惡劣,工資時有拖欠等等,這些常見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又怎能讓大家有“尊嚴有保障”地工作呢?
所以,要解決“用工荒”難題,還要從健全社會法制說起,進一步完善相關企業的用工制度,依法行政,依法監督,讓每一名勞動者得到相應的保障,得到充分的尊重,通過優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環境來吸引人,留住人。
在用工市場上,用人單位才是真正的主體,只要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讓應聘人員得到相應的保障,自然也就不愁“用工荒”了。當然,在此基礎上,我們也要進一步轉變職業觀念,勞動本無貴賤,樹立勞動是奉獻,勞動最光榮的理念,讓更多的人走出家門,走向崗位!
(文/梁新紅)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科學預防才是最安全的“島”
下一篇: “愜意”游園莫“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