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司年報看,華發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81.6%,高管薪酬總額卻增長334%,達到4107.9萬元,僅前3名董事報酬總額就達1467.7萬元;東華實業凈利潤同比增長41.5%,高管薪酬則增長106%。且不說這些高薪是建立在大大超出百姓承受能力的高房價之上,即使從上市公司對股東負責的角度看,高管薪酬增幅遠遠超過利潤增幅也令人難以理解,更把那些一年來為 “救市”奔走呼號的局內人推入尷尬境地。
2007年9月至今,持續多年快速增長的房地產業進入“拐點”,成交量大幅萎縮,前兩年房價瘋漲的少數城市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應該說,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所致。開發商本應反思自己瘋狂透支紅利的行為,遵循經濟規律調整價格,換取銷量回暖。現實卻是“房地產無暴利論”“房價跌不得論”滿天飛,更有人以“房價下跌引發斷供潮”“房價下跌導致金融危機”危言聳聽,期望政府出手“救市”,以維持成交量急劇萎縮下的資金危機。
如果房地產行業真的處于崩潰邊緣,開發商理應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才是。 但上市公司年報中的利潤增長和高得令人眼暈的高管薪酬,使開發商及其代言者們的謊言不攻自破。在諸多行業遭遇降效減薪之苦的時候,房地產業的利潤增長和高管加薪現象令人不得不相信,開發商們 “死了也不降”的“扛價”姿態,只不過是為了維護超額利潤而已。
或許,事實將最終證明,令房地產行業“處于崩潰邊緣”的,恰恰是開發商自己——利用國家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的缺陷盲目推高房價透支紅利,違背市場經濟規律拒絕調整步伐,這樣的行業誰能救得了?(新華社記者 姚玉潔)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靠什么鏟除“身邊人”腐敗空間?
下一篇: 追索圓明園獸首我們追回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