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7月28日9時,臨汾市中醫醫院灸療科里一片繁忙景象,十幾張床位上患者滿滿當當,走廊上還排著長隊,四五個醫護人員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只見他們給或坐或躺在床上的患者不舒服部位墊上一層一層大毛巾,把足有三斤的生姜片鋪在毛巾上,再把艾絨鋪在生姜片上,然后撒上酒精,點燃……屋子里頓時散發出淡淡的艾香。
該院灸療科主任鄧海霞介紹,患者正在進行的這種療法叫“通督灸”,“通督灸”是采用經絡原理調整和加快人體代謝,運用熱療法的熱效應作用,結合中藥外敷法,通過燃燒的方式,使外敷藥物中的有效成分通過經絡系統進入體內,從而達到打通人體經絡,進一步加快身體機能代謝的目的。這種療法適用于各種虛寒性疾病,比如脾胃虛寒引起的納差、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畏寒肢冷、腎虛腰痛、頸肩腰腿痛等。中醫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通督灸”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但夏季做療效最為突出。三伏天運用通督灸的治療方法,溫陽效果是其他時節的2—3倍,是治療、預防、養生的最佳時機。對于一些虛寒性疾病,包括免疫低下的病人,效果非常明顯。
正在做著“通督灸”的陳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年三伏天都來,已經堅持了4年,實實在在嘗到了這項療法的甜頭。幾年前,他的身體弱不禁風,見不得風,很怕冷,到盛夏時節依然得穿著厚厚的衣服。在外求醫多年,做過火針、火療、針灸、拔罐,依然不見好轉。抱著試試的態度,2017年7月,陳先生找到該院灸療科主任鄧海霞。鄧海霞印象特別深刻,當時是三伏天,陳先生穿著厚厚的衣服來找她。鄧海霞給陳先生檢查后發現,因多年積累,寒氣已經進入他的骨髓,根據此類病癥的案例和經驗,結合他的自身情況,為其配置了中藥,利用“通督灸”和針灸相結合的手法,通過兩個療程連續施灸調理,陳先生各種不適癥狀逐漸消失。
新晉寶媽淳淳(化名)因產后風寒所致,經常出現頸、肩、腰、腿等關節疼痛和后背僵硬不適,一直想找個中醫好好治療。機緣巧合,淳淳遇到了鄧海霞。“女性用‘通督灸’治療可以溫宮暖腎、提高免疫力,可調和女性手腳冰涼、畏寒怕冷、腰酸乏力、痛經及各種寒痛癥等一系列婦科癥狀。女性在備孕期、產后恢復期調理身體,‘通督灸’是一個不錯的選項。”鄧海霞為淳淳做“通督灸”一段時間后,淳淳的疼痛明顯緩解。“沒想到短短的25天,就能看到艾灸產后著涼的治療效果,現在每天堅持按療程做‘通督灸’,人感覺非常舒服,睡眠也好。”淳淳說還要繼續堅持,直到根治。
“‘通督灸’療法適應癥較為廣泛,對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系統疾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勞損等脊柱關節病也有不錯的療效。”鄧海霞還通過“通督灸”配合按摩與針灸,為斜頸和脊柱彎曲的患者進行正骨術。
幾年來,鄧海霞通過“通督灸”療法治好了幾百名患者,已經成為該院灸療科的一大特色,患者紛紛慕名前來,各縣縣醫院專門派中醫大夫來取經學習。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越來越高,防病保健意識也日益增強。中醫的保健治療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采納,今后我們還要不斷加強學習,用更多更好的中醫技術為臨汾的老百姓服務。”鄧海霞說。
記者 閆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