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患者能脫離生命危險康復出院,我很欣慰,感覺付出得到了回報。”工作10余年,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喬靜從未跟患者說過一次再見,因為她不愿任何一個出了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再住進來。“好好養病,爭取不再進來。”成為她對每位轉到普通病房患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因為見慣了重癥患者所遭受的痛苦,喬靜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人人都遠離重癥。
每天早上喬靜都提前20分鐘進入病房,開始了解前一天晚上患者的病情動態,有無新收的患者,用作今日工作安排的參考。重癥醫學科里有7張監護床是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術后病人的專用床位,也是喬靜及科室護理人員的監護重點。永和縣65歲的王大爺是喬靜重點監護對象,幾天前王大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做了心臟搭橋手術。術后進入病房報病危,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
手術當天19時,王大爺血壓有下降趨勢,喬靜緊急增加血管活性藥物的泵入,并進行對癥處理,血壓仍然波動較大,難以維持,心率不穩定。結合心電圖及心臟彩超檢查結果,考慮術后出現心肌頓抑、心源性休克,必須植入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來改善心肌供血和供氧,喬靜加入搶救隊伍,和大家爭分奪秒為王大爺完成經右股動脈IABP植入。
考慮到老人病情復雜,護理人員必須有心血管、呼吸、神經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也需要敏銳的病情觀察能力,更需要對高精尖儀器的性能了如指掌。喬靜選擇24小時床旁守護。她每個小時精準記錄病人的出入量,以此計算、控制下一個小時的入量;每兩個小時進行一次血氣分析、一次ACT監測、一次肺部聽診、一組被動踝泵練習;每六個小時一次口腔護理。每時每刻監護患者動脈血壓,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隨時觀察儀器運轉情況,觀察管路是否通暢、打折。
絲絲溫情,暖暖關愛,喬靜用滴滴汗水、拳拳真情,詮釋了南丁格爾永恒的精神。
記者 李靜 閆晏宏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