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四十五年櫛風沐雨,四十五年初心不改,四十五年筑夢前行,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以精細管理、精湛技術、精品服務為廣大兒童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護。
兒科人心懷使命,勇于創新,一次次迎難而上,一次次突破自我,不斷攀登醫學高峰,讓患兒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重現歡聲笑語。
用心呵護,用愛守候。生命從這里開始,希望從這里啟航……
勇于開拓 構建發展大格局
10月19日下午,市民王女士帶著孩子來到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想給孩子做一個全面體檢,以此掌握孩子的生長發育、智力發育、營養狀況等。
跟隨王女士一家步入醫院三層,可以看到導覽圖清晰明確、一目了然,孩子的成長問題,在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兒童保健科主任賈小莉介紹:“多年來,隨著家長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關注意識和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兒童保健科緊跟需求、與時俱進,從單一科室拓展為生長發育、營養與喂養、高危兒管理、兒童心理衛生、兒童康復、親子活動等多個專科,全方位促進兒童健康,打造‘一條龍’服務鏈。”
從功能單一到功能齊全,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兒童保健科的“重裝升級”和“美麗蛻變”,僅僅是醫院兒科發展的一個縮影。
自1976年建院以來,一代又一代兒科人勵精圖治、攻堅克難,一路高歌猛進、乘勢而上,以精準診療為主線,促進學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兒一科、兒二科、兒三科、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等專科建設快速發展,成為晉南地區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品牌專科。同時,優秀人才不斷涌現,為醫院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四十五年滄桑巨變,變的不僅是格局和氣魄,還有底氣和實力。如今,這里已成為省產前診斷中心、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省新生兒科醫師培訓基地、省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市婦幼保健聯合體核心單位、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市兒科質量控制部主任單位、新生兒專業醫療質控部主任單位、市兒科醫療保健專科聯盟理事長單位;市醫學會兒科醫學、兒童保健、婦兒超聲、新生兒、圍產醫學、臨汾市護理學會兒科護理六大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落戶單位。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褒獎。近年來,兒科隊伍不斷壯大,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年門診量、住院人次屢創新高,各項業務穩步上升,這些“看得見”的數據足以印證兒科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對百姓而言,來到這里即可享受一站式診療服務。兒科是兒童的健康守護者,也是值得信賴的優質品牌。
追求卓越 實現技術大飛躍
技術是立院之本,創新是發展之魂。兒科人在實踐中探索,在傳承中創新,以疑難復雜及急危重癥為學科重點突破方向,堅定不移地持續改善患兒就醫感受,在“硬核”救治能力上全力以赴、盡心竭力。
3月11日,一名新生兒因出現肺動脈高壓、左心衰竭、心包積液等,從外院緊急轉入新生兒科。就在患兒命懸一線、危在旦夕之際,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新生兒科主任劉國華帶領團隊果斷向我市“首例”發起挑戰,為患兒實施一氧化氮吸入治療降低肺動脈高壓技術,使患兒擺脫生命危險,平安回到父母身邊。
“新生兒搶救工作分秒必爭,每一次都如同一場‘生死時速’的戰役,考驗著醫院的整體應急能力、危重癥救治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劉國華介紹,新生兒科創建于2006年,是我市首家獨立建設的新生兒專業科室,也是我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率先開設了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首家開展了NCPAP救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常頻機械通氣、高頻機械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氣管內注入肺表面活性劑提高NRDS搶救成活率,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防治膽紅素腦病,亞低溫治療、腦功能監護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一氧化氮吸入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等多項先進技術。
自8月18日,兒三科醫護團隊成功實施我市首例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以來,這項新技術在短短兩個月里就已惠及諸多患兒。近日,帶著8歲女兒來復診的張姓家長欣喜地說:“不開刀、不留疤、不切除闌尾就治好了孩子的病。感謝醫術精湛的醫護團隊,讓孩子早早恢復健康。”
兒三科主任聶瑩隨即講道:“新引進的消化內窺檢查設備適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內鏡檢查、黏膜活檢、消化道異物取出術、腸鏡下息肉切除術、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消化道出血等多種內鏡下檢查和治療。這是我院消化專科門診成立以來的又一重大新突破,將給更多患兒帶來健康福音。”
患者的需求,是醫者前行的最大動力。在兒一科的一間病房內,科室主任王秀麗正為一名4歲男孩實施長程視頻腦電圖檢查。她一邊仔細觀察患兒發作時的臨床表現,一邊對照分析同步的腦電圖記錄。
“2015年,我院率先引進了全市第一臺長程視頻腦電圖,可精準確定癲癇發作類型和病灶定位,為鑒別診斷提供重要依據,不僅可以評估抗癲癇藥物療效,還可預測患兒的預后。”王秀麗說,“科技引領醫療技術創新發展,大大提升了癲癇診斷的準確率,大大提高了患兒的康復率。”
“一切為了孩子健康”,是兒科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他們常年堅守臨床一線,勇攀醫學高峰,不斷推動診療技術突破創新,有力填補了我市兒科醫學領域的一項項空白。
爭創一流 書寫民生大情懷
“作為全市集醫療、急救、保健、科研于一體的兒童醫學專科,我們必須以更加專業的醫療技術、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為孩子們拉起一條健康服務鏈條,筑牢一道安全防護網。”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大兒科主任郭建華道出了兒科人普惠民生的大情懷。
哮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主攻小兒呼吸、哮喘的兒二科充分發揮診療優勢,為哮喘患兒提供長期、持續、規范、個體化的診療方案。在科室主任郭建光看來,從初診、肺功能檢查到個體化治療、建立檔案、隨訪復診,家長要和醫生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共同給予患兒全生命周期的良好管理,是提高兒童哮喘控制率的重要手段。
此外,兒二科在我市率先開展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技術及鏡下異物取出術、支氣管肺泡灌洗術、NCPAP呼吸機輔助治療重癥肺炎等新技術,在全市兒科呼吸系統領域處于領先水平,讓患兒和家庭不用跑遠路,就能享受到更優質的診療服務。
近期天氣多變,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明顯增多。環顧兒二科病區,總能看到一幕幕溫馨的畫面:裝有一次性紙杯、衛生紙、充電器、針線盒、老花鏡、指甲剪的“便民箱”,可方便患兒和家長急需時免費取用;醫護人員精心打造的“圖書角”,成了孩子們的快樂園地;科室的微信公眾號推出的一系列科普講堂,幫助家長更加科學地護理孩子。
小細節里藏著大關愛,是醫院開展“一科一品”優質護理,弘揚護士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服務于患者的具體體現。兒一科以“病人無小事,事事需落實”為服務理念,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力求達到“一針見血”;幫助老年家屬打水、操作手機、辦理出入院手續等,從“小”入手為患者及家屬排憂解難;堅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為患者提供更為精細化的護理服務。
NICU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護士就成了這里的“臨時媽媽”,她們全年無休、24小時不間斷呵護,不僅挽救了許多危重新生兒的生命,還給眾多家庭帶來了希望。一對雙胞胎的媽媽感動地說:“孩子是早產兒、喂養困難,在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下,孩子出院時的各項指標都已達標,生長發育情況直追足月齡寶寶,是她們用愛創造了奇跡。”
這里寄托著夢想,承載著希望。兒科人用愛和溫暖“治愈”每一名患兒,讓生命之花絢麗綻放。他們將繼續以守護全市兒童健康為己任,打造醫術過硬、群眾信賴的特色醫學專科,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和醫療安全質量,全力推進兒科診療高質量發展,朝著更恢宏的藍圖全速前行。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