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2021年,翼城縣醫療集團里砦中心衛生院被山西省衛健委選定為基層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試點機構。兩年來,該院充分利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貼近群眾的優勢,聚焦老年人普遍面對的健康難題,從硬件提質、軟件增效、“家醫團隊+居家養老”模式探索等全方位發力,為轄區3576位65歲以上老人,及689位失能半失能老人“量身定制”個性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老年健康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提升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設施更新 提升醫療“硬”實力
在翼城縣醫療集團里砦中心衛生院,DR、動態心電監護儀、生化分析儀等設備一應俱全;獨立的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預防保健室、藥房等……處處體現著該院達標提質建設的成果。
2021年10月16日,經過前期的機房改造、安裝調試、操作培訓和專家測評等工作,該衛生院新購置的DR設備正式投入使用,并與翼城縣人民醫院建立遠程診療系統。今年7月11日,73歲的張大爺因咳嗽氣短,在衛生院做完胸部DR后,圖像實時傳輸至翼城縣人民醫院,值班專家在線直接閱讀、做出診斷并出具報告單,張大爺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
“過去,老年人遇到緊急情況,有時會因沒有設備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但現在檢查方便,診斷更清晰。”2021年10月,在該院超聲科工作了21年的醫生劉芳身邊多了好幾個“新幫手”,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儀、動態血壓監護儀、動態心電監護儀的配備,讓劉芳感覺到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2021年12月5日,66歲吳振雄老人因胸悶氣短,到該院做心電圖檢測結果并無異常。“但老人癥狀明顯?!眲⒎紴槠涫褂昧藙討B心電監護儀,“老人可以帶回家,不影響正常的生活?!钡诙?,劉芳通過動態心電監護儀,發現老人心肌有損傷型改變,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將患者轉診到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及早進行冠脈支架植入手術。老人出院后,該院第一時間將老人納入慢病管理,進行定期隨訪,指導用藥?!耙郧皺z查要去縣醫院,不僅路遠,要排隊,檢查還貴,現在不但方便,還省錢?!眳钦裥劾先烁吲d地說。
服務優化 提升就醫獲得感
“太感謝里砦中心衛生院的醫護人員了!是他們將我老伴從‘鬼門關’拉了回來?!?021年6月28日,吉思萍的老伴突發腦出血,送到衛生院的時候,身上插著胃管、尿管,肌張力為零,不會開口說話。該衛生院醫護人員緊急施救,情況好轉后又通過中醫療法,進行偏癱肢體訓練、日常活動能力訓練,運用針灸、推拿、拔罐等治療手段對他進行精準治療,最后取得了顯著療效。
為了讓老年患者享受到一流的康復醫療服務,該衛生院院長周建強多方奔走,積極協調,引進4名中醫醫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著眼長遠,著力提高全科醫學、急救、康復、中醫等人才緊缺型學科業務骨干的醫療服務能力,重點抓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醫醫師培訓、鄉村兩級業務骨干培訓等工作;充分利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支援“傳幫帶”,邀請縣里的專家來院定期坐診、查房、指導……從老人日常照料、基礎護理、突發事件的預防與處理等方面,讓醫護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切實提升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腦梗、中風、腦外傷、腦手術后遺癥需康復治療服務質量。
“老年人基礎性疾病比較多,就醫需求大,診療服務專業、優質、經濟,才能讓老年人在家門口放心、安心看病?!敝芙◤姳硎?,自從被選定為基層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試點機構后,衛生院還優化各項流程,為老年人就醫開通綠色通道,對所有失能老人提供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發展康復床位、家庭病床和護理型養老床位,積極探索基層醫養結合服務多種模式,完善從專業機構到養老院、家庭的長期照護服務,為老年人帶來了滿滿的就醫獲得感。
今年以來,該衛生院共為3629位老年人建立規范化健康檔案,根據失能老年人自理能力,制定了不同的醫養結合服務包(包括輕度、中度、重度),讓老年人就醫有保障。
思路創新 打造醫養結合新模式
該院一直致力于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每年為3576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今年為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體檢增設了老年認知、中醫體質辨識等項目,對老年人記憶力、思維能力、注意力、理解力及判斷力等進行細致評估。”周建強介紹,“后續我們將綜合分析體檢結果并及時反饋,建立和完善電子健康檔案,做好跟蹤回訪和分類管理,開展更加精準的健康服務。”
該院每季度舉行一次健康知識講座,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普及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中醫保健、生命教育、應急救助等知識。實施口腔健康、營養改善、老年癡呆防治行動,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早期識別和隨訪管理,為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紓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
為了做好失能、高齡、殘疾等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服務,該院建立“家醫團隊+居家養老”合作模式,探索衛生院、敬老院“兩院一體”建設,為有需要的老年患者“量身定制”居家診療、護理、康復、藥學、安寧療護等分層分類個性化服務包,加大對偏遠農村老年人的巡診力度,推進“醫康護養”融合發展的“翼城模式”。
75歲的范青珍老人患慢性腦萎縮導致肢體活動受限,家庭醫生團隊上門評估后,確定護理需求等級,制定相應的服務計劃,簽訂協議,每兩個月做一次上門健康服務。便攜式智能設備測量血壓和血糖,并將數據實時上傳慢病管理平臺,由專業的團隊研判,并免費配送藥物。“家庭醫生在飲食起居、用藥、康復上都有很大的幫助,母親的精神比以前好多了,很感謝醫護人員?!狈肚嗾淅先说呐畠盒睦锍錆M謝意。
兩年來,該衛生院通過創新運作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居家、社區及機構集中養老等老年人群不同層面醫療護理服務需求,讓本轄區失能老年人能夠及時享受到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切實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的目標。
記者 閆晏宏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