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依靠職工,發展為了職工,發展成果惠及職工。山西焦化歷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奉獻社會,造福員工”為宗旨,始終不遺余力地推進民生改善。堅持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謀福利的宗旨,著力改善民生,通過公平和諧環境的創建,提升職工幸福指數,建設“平安焦化、綠色焦化、和諧焦化、百年焦化”,為職工家屬營造一個幸福愉悅的生活環境。
抓幫扶:讓弱勢群體情有所系
2010年秋天,山西焦化焦油加工廠保潔工王明英的兒子考上了大學,高興之余,一家人正在為6000多元的學雜費犯難之時,山西焦化工會“金秋助學”活動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同時,焦油加工廠黨委書記李晉兵主動與王明英家結成了幫扶對子,為王明英的兒子申請了助學金,為孩子后續上學提供了保障。
像這樣“一助一、獻愛心、結對子”幫扶活動不勝枚舉。近年來,山西焦化緊緊圍繞省總工會“無幫扶盲點”的總目標,2011年,廣大干部職工踴躍捐款47萬余元,組建了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建立了三級困難職工幫扶網絡以及兩級困難職工動態管理檔案,形成了“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組織、全員參與”的幫扶工作新格局。目前,山西焦化共結成幫扶對子126對,先后進行日常救助9人,春節、中秋節慰問困難職工555戶,救濟老弱病殘270戶;開展職工大病醫療互助活動,累計為53880人(次)申請大病醫療互助;開展了“金秋助學”活動,累計助學200余人次,確保每一名困難職工子女不因貧困而輟學。
增收入: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職工職工
收入變化是企業發展好壞的晴雨表。如何關愛職工、改善民生?山西焦化用積極提升職工收入、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職工的舉措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2008年以來,山西焦化飽受市場洗禮,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在此形勢下,企業抱著“再苦也不能苦職工”的理念,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適度提高職工收入。近兩年來,參照集團公司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山西焦化克服困難,接軌崗位工資標準,并實行全員安全風險抵押,在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同時,為在崗職工增加了收入。
不僅要讓職工勞有所得,還要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山西焦化嚴格按照法規要求,克服困難,堅持按時足額為職工繳納“五險兩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障和提高職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山西焦化從2008年開始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為干部職工退休后存了一筆“定期存款”。正是這些和職工生活息息相關的舉措,才使廣大職工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讓職工不斷享受著企業發展的豐碩成果。
山西焦化注重持續改善職工生活設施和居住條件,千方百計改善職工人居環境,投資兩千余萬元修建職工休閑廣場,改造職工俱樂部、籃球場,對生活區地面進行了固化、綠化、美化,增設了停車場;先后6次組織集資建房,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截至2011年底已建成總面積達36萬平方米的住宅社區,使4675戶職工家屬實現了“住有所居”。
安后勤:讓職工群眾生活更幸福
2011年5月,山西焦化成立公共事業發展公司,將后勤服務、環境綜合治理、物業管理、水電氣暖供應等納入公共事業范疇。對后勤服務、物業管理等機構規范化改造,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造福職工。去年以來,克服困難,修建了職工公寓、食堂、澡堂、公廁,改造并逐步完善了職工文化活動中心,設立了棋牌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改善了幼兒園辦學條件。公共事業發展公司下屬的洪洞廣勝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方便職工生活”為己任,讓“紅馬甲”成為職工生活的大后方,開設了三條“維修熱線”,24小時上門服務,用真情維護著這片“美麗家園”。住戶張清芳老大娘高興地說:“現在的物業管理太好了。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維修。那叫一個方便啊!”
為提升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山西焦化成立了職工文體協會,定期舉辦各種球賽、職工書畫展覽等活動。同時,設立了職工書屋,開通了網絡課堂和職工電子書屋,設立了7個職工書屋,收錄了圖書21700余冊,音像制品5380張,為豐富職工精神文化生活創造了條件。每年夏天,山西焦化都會搭建大型露天舞臺,開展一年一度的消夏文體活動,組織職工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每個雙休日這里都會成為職工休閑納涼的好去處。
現在,當您漫步山西焦化休閑廣場,職工歌聲飄揚,翩翩起舞;燈光球場上,運動健兒龍騰虎躍,英姿颯爽;職工文化活動中心人頭攢動……一個勞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和諧美景呈現在眼前。而這美景,折射出的正是山西焦化黨政關愛職工、關注民生春風化雨般的樸實情懷。
通訊員 李彥 艾鵬飛
責任編輯: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