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縣境內南北山環、東西川繞、峰巒重疊、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山高坡陡。蒲縣森林覆蓋率已達42.5%,林業生態建設綜合考核指標在全省名列前茅,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林業生態縣”,被省造林局和國家林業局評為“三北防護林工程優質工程獎”,被市政府授予“森林防火先進縣”等榮譽稱號。榮譽的背后,是蒲縣縣委、縣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是十萬蒲縣人民的共同努力,更功不可沒的是一百多名蒲縣林業人的無私奉獻,扎實工作。
蒲縣林業發展處在關鍵時期,縣林業局領導堅持以人為本,以努力實現全縣“農村林果化、荒山生態化、縣城園林化、企業公園化、道路景觀化”五化目標為主線。緊緊圍繞建設“生態蒲縣,綠色家園”的奮斗目標,按照“山上之本,身邊增綠”的發展理念,以創建省級林業生態縣為載體,創新機制,大力開展義務植樹和荒山造林活動,不斷掀起植樹造林新高潮,努力構建了多層次,立體化的綠化格局。先后啟動實施了國家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項目,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縣級環城區荒山綠化工程,道路增綠工程,森林公園建設工程,“一川三垣”核桃基地建設工程等造林綠化工程。這些工程建設無一不凝聚著林業人的心血。林業局的干部職工牢固樹立”栽樹就是栽歷史,就是栽人文,就是栽政績”的理念。局班子成員分工包片,立下軍令狀,將綠化美化蒲縣作為自己林業生涯的畢生追求。
誰說偉大就是驚天動地?誰說平凡不感人肺腑?你瞧,那邊的山上,腳穿平底鞋,衣衫質樸,手拿圖紙,臉龐黝黑,雙眼炯炯有神地望著遠處的山脊,那是林業技術人員,他們每天披星戴月不管刮風下雨,都穿梭在山野間,圖紙是自己的指南針,雙腳是自己的丈量尺。他們沒有休息日和作息表,經常是白天跑工地,走村入戶,山野地頭,晚上加班繪圖,確定林班小號,他們反復比對,反復篩選,只是為了繪出一張高標準的設計圖紙。各工程隊的施工人員,身穿迷彩服,跑遍了工區的角角落落,只是為了再仔細些,再仔細些,更好的完成工程任務。他們的臉曬得黝黑發亮,也無怨無悔,工地距吃飯的地方遠,回去一趟不容易,吃冷飯,也毫不在乎,睡工棚他們沒有一點怨言。為確保造林成活率高,每一位林業人都不敢有一絲的怠慢,每一項造林工程,一棵棵樹苗,一根根小草在林業人眼中都是自己的孩子,試想哪位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然而,蒲縣的石山變綠洲,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核桃基地建設碩果累累,它既是森林衛士,又是當地老百姓的“綠色銀行”。看著一株株逐漸長高的核桃樹已經在春天的雨露里悄悄地抽出嫩芽,林業工作者們黑黝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每到防火季,我們到處跑,吃住都在苗圃防火區”從護林員樸實的話語中能夠感受到林業人工作的艱辛。在蒲縣的路邊,山頭、田間,處處都可看到“護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路牌字樣,森林防火工作是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加強領導,深入宣傳,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都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把各項防范措施真正的落到實處,護林員除了做好宣傳巡查,嚴格值班值守,隊伍嚴陣待命等“常規動作”外他們還結合實際,發動當地的群眾主動護林并普及防火意識,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災的高發勢頭和毀林事件的發生。護林員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守著凸山變綠洲,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沒有為付出而后悔,沒有為忙碌而埋怨,因為“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已經成為蒲縣林業人這個集體不用加以修飾的代名詞,他們用平凡的身軀,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春華秋實。幾年來,蒲縣林業人,用一份愛心,一份真情打造出了蒲縣的綠色山河。光禿禿的山變成了一片片綠洲,南山的綠化重建,如今成為蒲子兒女休閑、鍛煉、欣賞于一體的文化樂園,我們相信在林業人的精心呵護下,蒲縣的明天將會變得姹紫嫣紅、生機盎然,更加美麗。(通訊員 李艷紅)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