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庚)今年上半年,侯馬市環境保護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滿意答卷——該市二級以上天數123天,占比67.2%,其中一級天數32天;城鄉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二氧化硫減排完成118.5噸;氮氧化物已削減113.1噸;煙塵減排完成178.7噸;工業粉塵減排完成115.9噸,均完成任務進度。
目前,侯馬市工業減排項目已完成工程建設的6個,3個正在進行。農村減排項目正在建設或完善的11家,完成待驗收的3家。結構減排方面,關停淘汰利民鑄造、侯東石膏2家落后企業業已完成。
嚴把項目準入關。上半年該市累計審批28個項目環評、6個試生產、7個竣工驗收,核發排污許可證25個,不批準試生產的1個。出臺了《關于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加快項目建設環保審批的意見》,實行了項目建設跟蹤監督卡制度,全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
大力開展環境空氣質量整治,城市建成區內全面取締禁止燃煤型爐、灶。
積極推廣清潔能源,目前該市天然氣用戶總數已達54000余戶。在餐飲服務業推廣安裝油煙凈化裝置與隔油池等環保措施。積極發展城市綠色交通,侯馬市全部城際公交車與98.4%的出租車選用了環保車型,70%以上的市內公交車使用了雙燃料。嚴格建筑施工環境管理,有效控制了施工揚塵和噪音污染。
堅持城鄉一體,不斷強化農村環保。新田鄉15個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現正在進行掃尾工作和驗收資料的整理。引深農村生態創建活動,帶動農村建立環境管理長效機制,結合創建考核指標,建立落后摘牌機制。召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推進會,環保、畜牧部門聯合對規模化養殖進行全面整治。配合農業部門加強農村面源污染監管,整治亂施肥、亂打農藥等行為。
多項措施并舉,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該市積極協調多方力量加快澮河生態治理修復,上半年完成了澮河河道整治,組織編制了澮河水質改善和生態修復工程規劃。同時還完成了城市污水處理改擴建工程的立項審批工作,工程于6月20日開工;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滲濾液處理工程也即將開工。對沿汾河、澮河的排污口和重點涉水企業廢水排放情況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徹底排查,建立檔案強化水環境監管。加強澮河二庫周邊、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環保巡查,保證水質穩定達標,確保城鄉飲用水安全。此外還督促平陽重工實施完成了中水回用工程建設。
突出環保專項行動,科學防范環境風險。開展了醫療垃圾、重金屬、放射源、涉水企業和廢機油午安等專項執法檢查整治行動,有力推動了中水回用、畜禽養殖污染減排、醫療垃圾焚燒等項目的實施。修訂了該市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各專項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召開2013年全市環境安全工作會議,開展了全方位環境安全隱患排查。突出環境信訪,半年共受理投訴、轉辦環境信訪案件19件,處理辦結率100%。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