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生態立縣”看安澤

2013-10-21 08:07:42 來源:臨汾新聞網

作為太岳山東南麓的一顆綠色的明珠,有“千年古縣”美譽之稱的安澤縣,在轉型跨越發展過程中,以“生態安澤、富裕安澤、幸福安澤”為建設目標,實施“生態立縣、農業固縣、工業強縣、城鎮塑縣、文化興縣、民生和縣”的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該縣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地“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大力發展循環、低碳經濟。在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連年位居全市前列、人均財政收入突破萬元大關的同時,縣城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連年保持在365天,位居全省前列,建起了黃花嶺、青松嶺等5處省級森林公園,先后被授予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生態環境監察十佳單位等多項殊榮。

走“綠色崛起”之路

進入“十二五”,如何立足優勢,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該縣清醒地認識到,安澤的優勢在生態、潛力在生態、希望也在生態。該縣將“生態立縣”作為六大發展戰略之首,探索走出一條以綠色生態為前提,以轉型發展為核心,以跨越發展為目的的“綠色崛起”道路。該縣編制完成了《安澤生態縣建設規劃》、《安澤縣生態經濟區劃》、《安澤縣生態功能區劃》、《安澤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以及縣、鄉、村三級生態保護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和政府規章,制定了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城鎮、生態旅游等12項生態發展子規劃,將安澤的生態建設全面融入到產業調整、城鎮建設、環境整治、社會發展之中,促進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針對生態基礎好、森林面積大的實際,安澤縣加大工作力度。近3年累計完成造林面積近10萬畝,栽植核桃近3萬畝,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大幅度增加。全縣所有焦化企業全部完成煙氣脫硫設施、地面除塵站和污水內部循環系統改造升級,安裝了污水、煙塵在線監測系統,實現了遠程監控;所有煤礦全部建起了生活廢水處理系統,洗煤廠全部完成廢水和防風系統改造,全縣基本實現了企業廢水零排放、煙塵達標排放。不斷提高準入門檻,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及園區開發上,嚴格執行新上項目“環評”、“三同時”制度和三個“一律不批”,自2009年以來,共否決污染項目12個,環評執行率達100%,從根本上保護了安澤這一生態綠洲。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行為,扎實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尤其是大力加強了森林防火預警體系建設,組建了全省一流、人數最多、規模最大、裝備最精良的一專多能縣級森林防護大隊,確保了森林安全,構筑了綠色屏障。

建“生態文明”強縣

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在基層,關鍵是基礎。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上,以“四化四改、六通、六個一”工程為重點,用3年時間完成了全縣104個行政村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全覆蓋,并把每人每年15元的農村環境衛生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在農業面源治理上,堅持與農業科技調產相銜接,以“一控兩減三提高”為防治重點,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三沼”綜合利用、農業有害生物預警和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工程,完成測土配方施肥30萬畝,特別是建設“一池三改”型戶用沼氣池6000余座,并建立了33個沼氣服務網點。在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上,規劃建設了唐城、杜村、和川3個畜禽養殖集中區,集中連片發展,集中力量防治,并在全縣30家規模以上養殖戶全部建成大中型沼氣池。在重點流域治理上,大力實施沁河綜合治理、月亮灣濕地公園、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工程,使沁河水質始終保持在Ⅲ類以上標準。

為做好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工作,該縣著重構筑了三大支撐體系。生態經濟體系以建設“工業產品的轉移地、農副產品的加工地、旅游休閑的集散地”為目標,規劃建設了北部唐城煤焦化工業園區和南部冀氏煤電化工業園區,推動實施了永鑫百萬噸焦化、太岳5萬噸乙二醇等項目。優質玉米、小米、核桃等7個品種取得綠色品牌認證,創建了飛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杜村規模生態養殖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規劃建設了荀子文化園、望岳樓、沁河濕地公園和黃花嶺、紅葉嶺、青松嶺等一大批生態景區景點;生態文化體系以先進管理模式為著力點,全國首家推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模式,嚴格規范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決策行為、企業經營行為和公眾生活行為。以生態創建活動為切入點,建成2個省級環境優美鄉鎮、12個省級生態村、1個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礦井、2個省級規范化畜禽養殖示范點和10個綠色學校。

以義務植樹活動為突破口,創新實施結合本地氣候特點的安澤植樹日活動,在每年3月26日和10月16日大搞全民義務植樹,激發全民植綠護綠意識;生態輻射體系建設以“山水園林化縣城”為核心,帶動輻射全縣的生態建設。近年來,該縣構建新建綠地廣場3處,城市綠地率達到25%以上;編制了《城區水源地保護規劃》,先后建設人畜飲水安全工程280余處,實現了全縣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重點鋪開了以集中供氣供熱為目標的縣城天然氣入戶工程,縣財政拿出2200萬元對群眾進行補貼,改善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減少城區燃煤采暖造成的空氣污染。

揚“生態資源”之長

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安澤全力謀求“綠色崛起”。該縣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大打“生態牌”,目的就是在發展生態經濟的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定居安澤、投資安澤、創業安澤,全方位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讓“綠”生金,增強該縣轉型跨越發展的承載力。

王合平是一位河南商人,初來安澤時經銷飼料。隨著時間推移,他迷上了這里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于去年在杜村鄉桑曲村投資創辦了飼料加工廠。2012年,他又把戶口遷到該村,籌資1200萬元創辦林下生態牧養基地。如今,安澤縣宜居、宜業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吸引本地和外來客商的能力不斷提升。該縣成功通過了農業部、全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驗收,被確定為“全國綠色食品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穩固了安澤玉米的“王牌”地位。山西虹合園農業有限公司進駐安澤,在和川鎮嶺南村建立了2000畝有機玉米示范基地,配套實施有機玉米深加工項目和畜禽養殖項目,快速形成了“種、養、加”完整產業鏈條,僅一期項目的完成就可提供千個就業崗位,帶動近萬名農民致富。積極開展原產地認證,使野生連翹向“一縣一業”轉變,并與振東藥業、北京康仁堂藥業達成藥材加工合作意向,加快了中藥材集散地建設。與省林科院合作,引進培育優質核桃5萬余畝,使核桃產業成為林業產業化的一個拳頭項目。蓬勃興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動畜牧由零星分散養殖向規模健康養殖轉變,幾年間,僅杜村鄉就成立了4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蛋雞養殖突破20萬只,而全縣的畜禽養殖量突破了百萬頭(只)。

“生態綠色、荀鄉古色、太岳紅色”是安澤發展旅游的金字招牌。該縣整合旅游資源、科學開發建設,重點實施了“一帶”(荀子文化園、望岳樓為核心的府城沿河精品旅游帶)、“一線”(太岳革命烈士陵園、太岳行署、鄧小平路居地為主線紅色旅游線路)、“五區”(黃花嶺、紅葉嶺、安泰山、青松嶺、段峪河五大旅游景區)建設,使古色人文旅游、綠色生態旅游、紅色革命教育旅游、鄉土特色山莊農家樂旅游四大特色文化旅游產業交相輝映,實現完美對接融合,全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人文生態旅游促進了全縣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帶動了荀子酒、松針枕、小雜糧、干果等系列土特產商品及布藝、根雕、剪紙等民間手工藝品和旅游產品的繁榮。去年,該縣共接待游客達7.2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668萬元。

記者 楊琦

責任編輯: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图们市| 北碚区| 海晏县| 嵊州市| 博爱县| 滨州市| 安平县| 蒙城县| 阿坝| 大新县| 湘潭市| 上栗县| 长子县| 长治市| 南城县| 景宁| 繁昌县| 浦城县| 泾阳县| 宜城市| 宣恩县| 三门峡市| 收藏| 阜宁县| 台州市| 射洪县| 三明市| 南召县| 西平县| 普格县| 伽师县| 新平| 抚州市| 岱山县| 罗定市| 龙海市| 胶州市| 阿拉尔市| 江永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