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壓彎枝頭,在荀子故里安澤縣,文明縣城創建活動又到了一個收獲的季節。漫步在縣城大街小巷,縣城面貌煥然一新。月亮灣公園宛如明珠,十字街噴泉廣場花紅草綠,荀子文化園游人如織,望岳樓內涵充實工程精雕細琢。連續幾年的沁河治理工程,打造了一泓清水兩岸錦繡的靚麗風景。在改變人居環境的同時,人們的精神面貌也在潤物無聲中悄悄發生著變化。十大感動安澤人物評選、文明志愿者在行動、爭做文明好市民等一系列活動,如化雨春風,吹拂在荀鄉的每一個角落,把文明的種子灑落在群眾的心間……
近兩年來,安澤縣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高度重視爭創全省文明和諧縣城工作,縣上召開四套班子聯席會議,專題研究文明創建工作;召開由各單位、各鄉鎮“一把手”參加的創建全省文明縣城動員部署大會,把創建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單位、人頭,并同經濟工作同時考核,同時獎懲。全縣上下按照精神文明建設“四個緊貼”的工作要求,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共建共享,注重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不斷增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快速發展。一個四套班子領導共同參與,集聚全縣之力創建文明縣城的高潮迅速形成。
在城市建設上,該縣確定了“創建山水園林城,扮靚臨汾東大門”的城建目標,全力實施“大城建、大交通”戰略,在城區提質上,突出中心城區改造,以路橋建設為先導,構建了“縱橫交錯、閉合一體”的城市交通網絡,使城區面積由原來的4.17平方公里擴大為6.6平方公里。在連續兩年完成了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沁河治理及縣城綠化、亮化、硬化、凈化等一批民生工程后,今年該縣投資2.54億元,采用BT模式,實施了重點實施征遷7.6萬平方米、新建16.5萬平方米的“一縱一橫”改造提升工程,包括改造兩條道路、一座小橋、兩個外立面改造、新建5個坊、6個廣場和9棟還遷樓等建設內容的舊城改造項目,著力打造“一縱一橫”精品城區。在街巷改造工程上,該縣投資1025萬元,實施了包括府東街、府北街路面鋪裝及人行道改造工程和縣城巷道硬化及下水道工程。暢通了城市“動脈”,拓展了城市空間,一座山水園林城市已見雛形。
為在全社會廣泛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培育繼承踐行優良傳統美德的生力軍。該縣組建成立了“文明荀鄉、公益使者”志愿者服務大隊,分為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文明交通、環境保護、助殘助困以及城市衛生6個志愿服務分隊,按照“月月有主題、月月有活動”的要求,針對特困職工、農村的困難家庭,以及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先后開展了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慶“六一”兒童節志愿服務活動、“三八”巾幗志愿活動、端午節“敬老愛老”志愿服務活動、中秋節結對幫扶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家電、器材修理,傳授技能、技術培訓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務;開展文明禮儀知識進小區、進樓院、進家庭志愿服務;開展社區樓院、樓道等公共場所清除衛生死角、整治“臟亂差”的清潔家園志愿服務;開展節能減排、植樹護綠等各類主題的低碳生活志愿服務,從不同角度推動了公益事業的發展。同時,不斷實施典型引領工程。發揮先進典型對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道德風尚的推動作用,加強道德風尚建設,在全縣深入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開辦了“道德講堂”及“感動安澤”人物評選宣傳工作,舉辦了“感動安澤”人物頒獎大會、事跡報告會,并編排成情景劇、小品等各種文藝作品在消夏晚會上演出,擴大了道德模范典型示范效應,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
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上,該縣大力實施健康成長計劃,在全縣未成年人中舉辦以荀子思想為主要內容的“荀子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組織開展“中華美德頌”活動,連續3年組織舉辦“中華美德頌”演講比賽,同時組織以“愛祖國、愛家鄉”為主題的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優秀童謠征集傳唱等活動,開展了全縣中小學生“童心向黨”歌詠活動,把“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引向深入,營造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同時,為提高全縣市民的整體素質,該縣印制了《做文明有禮安澤人》、《安澤縣市民文明禮儀知識手冊》以及創建文明縣城宣傳資料和宣傳用品。累計散發精神文明宣傳資料5000余份,宣傳手冊書籍8000余冊,發放手袋、雨傘、汗衫等宣傳用品10000余份,利用公園廣場電子大屏幕等堅持全天候滾動播放“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在城區主干道路及公園廣場設置大型公益廣告牌6個,受到了廣大群眾好評。
為了使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健康文明,該縣大力實施文化育民工程,從加強文化隊伍建設入手,出臺了人才激勵、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先后組織成立了作家協會、攝影協會、音樂家協會等8個協會,組建了老年合唱團、荀鄉藝術團等文藝團體,培養了500多名文藝骨干。做到了“周周有節目、月月有活動”、“每逢節慶必有晚會”。此外,月亮灣文化主題公園、望岳樓展覽館、縣文化館、圖書館等實行免費開放,全縣2.5萬用戶免費收看數字電視節目,在縣城主要街道和各村設立閱報欄,免費提供報刊閱讀服務。各協會及文化館開展群眾免費文藝培訓活動,真正實現了文化享受“零費用”、文藝培訓“零門檻”、文化參與“零距離”,大大提高了群眾的文化素質,激活了他們的“精氣神”,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有利地促進了和諧社會建設,積聚了科學發展“正能量”。
文明無止境,創建在繼續。不斷開展的文明創建工作,必將繼續惠及荀鄉百姓。(通訊員 蘇曉峰 宋海剛)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