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劉廣亮 張峰)今年,古縣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狠抓“六大發展”,扎實推進“四化興縣”戰略,重點在做好煤和非煤兩篇文章、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生態建設、統籌城鄉發展、保障改善民生、保持安全穩定、加強政府建設8個方面取得突破,八輪驅動,不斷開創弊革風清、富民強縣的新局面。
突出做好煤炭文章。古縣以“黑色能源綠色發展、高碳能源低碳發展”為原則,圍繞煤炭產業“六型”轉變,鞏固提升古縣煤焦主導產業。大力增強煤炭發展活力,6座基建礦井要克服資金難題,加快建設進度,爭取年底至少有2座礦井進入聯合試運轉;生產礦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滿負荷生產,提高企業效益。各整合主體在做好煤炭生產的同時,樹立煤炭多元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做好煤矸石、煤層氣的綜合利用,著力提高能源效率。鞏固煤炭清費立稅、公路運銷體制改革成果,積極承接煤炭領域改革,落實好促進煤炭發展的一系列舉措,竭盡全力為煤炭企業減負松綁。大力推動現代煤化工發展,加快辦理澗河工業園區環評手續。抓緊啟動正泰煤氣化4萬噸合成氨項目、國新正泰焦爐煤氣制備天然氣項目,抓緊辦理利達6萬噸合成氨項目手續,力爭早日投產達效。
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加快鋁礬土產業發展。古縣鋁礬土資源探明儲量達2.9億噸,目前古縣與中鋁公司、奧寶能源公司簽訂了鋁土礦合作開發協議。加快森潤白鴿4萬噸剛 玉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年內投產運行。做大做強順杰耐火材料項目,開展鋁土礦精選工作,促進鋁礦業在高品質上運行。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培育發展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等新能源產業。積極爭取佳盛能源60兆瓦光伏電站二期工程落地建設;加快辦理華潤20兆瓦南垣風場項目前期手續,加快東瑞煤業瓦斯發電項目建設進度,與礦井同步投產達效;以張才村精準扶貧光伏發電項目為示范,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開展石壁河流域水力發電項目前期論證;持續跟進西山煤電古縣2×350兆瓦煤矸石發電項目核準;推進大唐國際古縣2×1000兆瓦煤電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提高旅游經濟效益,依托三合牡丹、霍山景區、相如文化等旅游品牌,重點打造古縣南北旅游經濟帶,在提高旅游綜合效益上做文章。
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體系。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突出核桃主導地位,鞏固2個縣級和21個鄉鎮級核桃示范園區,實施片區開發二期工程和核桃經濟林發展提質工程,促進核桃產業良性發展。以吉盛連翹加工有限公司為龍頭,新栽植連翹5000畝,努力打造全國最大連翹產業集散地,在發展連翹茶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開發連翹系列產品。緊緊抓住國務院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立足核桃、油用牡丹這兩大產業優勢,新栽植油用牡丹5000畝,打造高標準示范基地,爭取成為國家木本油料重點縣。以全省十大養牛重點縣為契機,通過政府扶持、企業示范,壯大養牛產業,提高肉牛質量,打造良種肉牛標準化生產基地。構建優勢區域布局和專業生產格局,繼續推進特色養殖、小雜糧種植等七大農業產業園區,形成特色產品規模效應。
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古縣緊抓被列為第一批省級低碳試點縣的政策機遇,在大力發展節能低碳產業的基礎上,著力推進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全面實施國家強制性節能標準,工業企業執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控制新增能耗。落實好建筑節能、綠色交通、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全面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嚴格執行“一票否決”。狠抓減排治污,全面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嚴格環境執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鞏固國家園林縣城和省級林業生態縣成果,以國家、省、市造林工程為龍頭,全年完成退耕還林、荒山造林3000畝,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
加快城鄉統籌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縣城“北擴”戰略,對城關大橋以北、澗河以東、森潤以南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完成“三通一平”。結合采煤沉陷區治理、焦化園 區移民搬遷、扶貧移民等工作,整合政策和資金,分期分批建設,打造新的人口聚集區。
繼續實施縣城“南延”戰略,加快完成文德路續建工程,緩解323線交通壓力,以五馬村為核心,打造城郊型生態旅游鄉村。強化規劃執法,深入開展“打擊兩違”專項行動,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繼續實施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環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力爭全縣農村面貌有大提升。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2760口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實施農民安居工程,加快北平鎮、古陽鎮、岳陽鎮辦理采空區綜合治理搬遷安置工作前期手續,力爭早日動工建設。著力打破發展瓶頸,服務長臨高速建設,爭取長臨連接線項目。實施公路提質工程,改造70公里破損嚴重的鄉村公路,對省道323線兩處受損道路進行維修加固,實施店西線道路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群眾出行環境。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按照標準化辦學條件要求,完成23所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大力發展衛生事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快新建人民醫院設備安裝進度,力爭5月底投入使用。
推動“新農合”擴面提質,做好住院補償、大病補充保險和慢病門診統籌工作,籌資標準提高至450元,參合率達99.5%以上。穩步推進“單獨二孩”政策落實,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全面做好社保工作,落實好各項社保政策,加強社保基金征繳和監管,啟動實施全縣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采取“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辦法,在縣城附近建設殯儀館,規范殯葬活動。健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年內新開工保障性住房300套、建成300套,著力解決群眾“住房難”問題。
堅持不懈推進社會穩定。堅守安全紅線和底線思維,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和“三個必須”的要求,進一步明晰各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職責,實現安全監管責任“五個全覆蓋”。黨政一把手要親自過問、親自安排,按照“四不兩直”的方式開展突查暗查,確保安全生產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
要嚴格落實綜合監管、直接監管和屬地監管,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安全生產掛牌責任制。所有企業必須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安全投入到位、教育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堅決遏制安全事故發生。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抓好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法治化水平和專業化能力。要嚴格落實“六權治本”,針對權力運行的關鍵點、薄弱點和風險點,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財稅預算及債務管理、工商登記制度、醫藥衛生體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斷規范行政行為。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保、涉農、欠薪等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整治侵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專項行動,嚴查不正之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重點整治不作為、慢作為,著力形成“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新常態,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有力保證。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