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臨汾:麥浪送香 今年又是一派豐收景象

2017-06-02 09:20:28 來源:臨汾新聞網

田疇沃野繪新景

——全市小麥生產觀摩會側記

  臨汾新聞網訊 “我市是全省糧食大市,又是小麥主產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勢下,做好做優小麥產業,推進種植業提質增效,是確保農業發展好勢頭的關鍵?!?月24日,在全市小麥觀摩及產業形勢研討會上,市農委總農藝師王紅開門見山地介紹說:“目前,小麥產量三要素中的‘畝穗數’和‘穗粒數’已成定局,無論水地還是旱地長勢喜人,如果后期氣溫、雨水、光照等氣候條件適宜,將又是一個豐收年。”

  時值小麥產量形成、豐收在望的關鍵時期,我市組織17個縣(市、區)農委分管主任、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站)主任、站長共40余人,先后深入到洪洞縣劉家垣鎮旱地小麥地膜覆蓋高產創建示范田及功能小麥展示田、辛村鄉馬三村水地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田、國家小麥產業體系韓村試驗站,觀摩小麥品種、長勢,總結交流小麥高產創建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分析預測今年的小麥產量,進一步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力爭今年小麥再獲豐收,小麥產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地膜覆蓋顯威力

  五月的槐鄉大地,平疇千里,麥浪送香,一派豐收的景象。記者在洪洞縣劉家垣鎮萬畝地膜小麥高產創建示范田看到,雖然是旱地小麥,但這里麥壟均勻、麥穗飽滿,麥穗兒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到處是金燦燦的喜人景象。

  “不覆蓋田,畝穗數28.5萬,畝產量242.1公斤;單膜機覆蓋田,畝穗數31.7萬,畝產量357.8公斤?!睂φ仗锏臉俗R牌讓在場的人員驚嘆不已,一邊是沒有覆蓋的小麥,穗粒干癟、纖細零亂,一邊是地膜覆蓋小麥,穗粒飽滿、粗壯整齊。同樣的播種日期、播種量,為什么對照田的畝穗數、畝產量差距如此之大?同樣是旱地小麥,為什么這里的小麥長勢絲毫不差于水地?與會人員發出了一連串的疑問。

  “采用地膜覆蓋,可以提高土壤溫度和淺層土壤水分含量,減輕干旱和春季低溫對作物的傷害,有效促進小麥正常生長發育。這些地膜覆蓋麥田不論畝穗數、單穗粒數,還是千粒重量,都要好于其他地塊。”洪洞縣農委總農藝師王小泰指著一望無際的麥田介紹說,地膜覆蓋是洪洞縣重點推廣的有機旱作技術。今年,全省推廣7.1萬畝,該縣承擔6萬畝,占全省推廣面積的84.5%。涉及9個鄉鎮,其中,萬安、蘇堡、劉家垣3個鄉鎮覆蓋面積達5.3萬余畝,做到了整鄉整村覆蓋。從目前的長勢看,預計覆蓋田每畝可增產100公斤左右,平均畝產可達300公斤以上,增產幅度可達40%以上,優勢明顯。

  功能小麥開眼界

  紫麥8555、黑鑒36、藍臨黑143……在洪洞縣劉家垣東義村功能小麥展示區,44個品種小麥讓與會人員大開眼界。

  2012年,省地質局對洪洞縣土壤化學元素成分進行了取樣檢測,對該縣平川區種植的小麥及小麥面粉進行了檢測。到目前為止,該縣三家經營組織開展富硒小麥的訂單生產、初級加工和產品的營銷工作,訂單生產面積0.03萬畝,年營銷富硒黑小麥產品100余噸。

  “以功能農業為引領,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是我省今年農業工作重點。這里的試驗田是開展品種對比,篩選適合當地種植的功能小麥品種,實驗成功后示范推廣?!庇^摩現場,王小泰的一番介紹讓與會人員耳目一新。

  智能管控新方向

  隨后,與會人員來到了位于堯都區屯里鎮韓村的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國家韓村實驗基地,太陽能數據采集系統、自動化微噴管一字排開。

  看著與會人員不解的表情,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科研室主任、研究員黨建友娓娓道來:“冬小麥夏玉米水肥一體化自動智能管控系統由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黃土高原東部平原區(山西)增糧增效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組和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研發。該系統是由田間采集系統、水肥供給系統、養分管理決策系統、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系統和物聯網或手機APP遠程操控等構成。系統將多年田間管理研究數據與采集數據相結合構建節水省肥高效決策模型,實現了田間水分、養分、溫度等數據實時采集、實時傳輸,水肥一體化精準智能決策與遠程自動化管理。該系統可節約灌溉用水40%—50%,減少化肥用量20%—30%,節省田間管理用工70%—80%,增產5%以上,這符合我國“一控兩減三基本”和“化肥零增長”等基本國策,是未來我國大田作物管理智能精準化、自動高效化、規范標準化管理的發展方向?!?/p>

  看到這些場景,現場觀摩人員十分感慨:“種田還得靠科技,只有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科技水平,才能保證豐產豐收!”“離小麥收獲還有10天左右,倒伏及天氣不確定性等不利因素依然存在,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確保顆粒歸倉?!笔修r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董娟蘭說。

  烈日當頭,熱浪撲面。觀摩中,與會人員頭頂驕陽,不畏酷熱,興致勃勃地觀摩著一個個示范田。

  不少參觀者走進麥田,拂動麥穗,感受穗重,或俯下身子,仔細查看小麥的穗形、籽粒,或認真測量小麥的株高;與會人員邊走邊看、邊聽邊交流,對科技種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大家一致表示,回去以后要進一步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應用,為小麥增產、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讓農民群眾從農業科技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張茜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东市| 阜阳市| 曲松县| 庆元县| 渭源县| 涞水县| 肥西县| 什邡市| 电白县| 大余县| 和平区| 施秉县| 瓦房店市| 开原市| 武山县| 建湖县| 宜良县| 同心县| 荣昌县| 饶河县| 百色市| 襄汾县| 文水县| 齐齐哈尔市| 铅山县| 年辖:市辖区| 梨树县| 叙永县| 南岸区| 广州市| 辛集市| 大洼县| 昌平区| 津南区| 水城县| 龙里县| 凤台县| 兰州市| 莲花县| 日喀则市|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