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七月的平陽大地,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的熱潮。
站在市區濱河東路,眼前的迎賓大道與濱河東路立交橋十分雄偉,猶如一條盤旋在空中的巨龍。迎賓大道與濱河東路立交橋工程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15項城市建設改造重點項目之一,包括迎賓大道立交橋、濱河東路立交橋、濱河東路下穿通道及附屬的道路工程。
7月22日,中建交通建設集團的全體員工鼓足干勁、忙得熱火朝天。記者走進市區濱河東路的一排簡易房內,“目前,迎賓大道立交橋的主橋已通車,輔道路面結構層正在施工,濱河東路下穿通道工區也在緊張的建設中。”迎賓大道與濱河東路立交橋工程項目部辦公室副主任王豪開門見山地說。
“我之前聽說臨汾是有名的花果城,但從去年開工建設以來,我都沒有時間在臨汾逛逛。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毫無節假日、休息日可言,腦子里只有‘保障質量、加快進程’這8個字。”王豪告訴記者。
來到濱河東路下穿通道工區,工地上火花四射,20余位工人正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忙碌著,有的在焊接鋼筋,有的在綁扎鋼筋,還有的在測量主體結構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皮膚黝黑,頭戴安全帽,脖子上搭著毛巾,手上還戴著手套的工人吳恒雙進入記者的視線,只見他每綁扎鋼筋幾下,雙手就要從手套里抽出來在褲邊擦拭一下。“你看我的手上,起了好多泡,在高溫天氣下,鋼筋的溫度會達到60度,特別燙手,帶上手套,手又會大量出汗,所以干一會兒,就要把手上的汗擦一下。”吳恒雙將一雙粗壯有力的手展開,上面除了留有許多老繭外,還有許多鐵銹的黃漬、水泡。“由于天氣太熱,我們對下午的施工時間進行了調整,為了加快進度,晚上加班加點也是常有的事。”
“高溫天氣下,施工人員如何消暑?”記者問道。“中建交通建設集團幾乎每天都會給我們送消暑的水果。”“有幾個施工人員差點中暑,還好有他們送來的藿香正氣水。”一旁的施工人員紛紛說。
濱河東路下穿通道,長度為280米。工區的主體結構分為16段,已施工完成了一部分。“眼前的工區結構較為復雜,工藝流程多,像鋼筋綁扎、腳手架搭設、安裝模板等,再加上受高溫天氣的制約,眾多因素導致工期會慢一些。”現場責任師王兵浩對工區的情況作了簡單的介紹。
在鋼筋加工廠,施工人員陳如意“全副武裝”,黑色防曬袖套、黑色手套、作業帽一個都不少,只見他手持一根又一根鋼筋,根據不同的長度在鋼筋切斷機前認真、細致地進行鋼筋加工。酷熱的天氣,絲毫沒讓他放寬對自己的要求。“越是天氣炎熱,越是考驗我們耐心的時候。鋼筋的加工對整個工程的建設至關重要,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半點馬虎。一個人一天最多能完成大約30根鋼筋的加工,做不完,晚上溫度降低后再繼續做。”話語間,他頭上的汗珠不斷地滴答在鋼筋上,后背也被汗水浸濕了。
站在“巨龍”的最高點,望向工程建設中的每一位勞動者,他們頭頂烈日、揮灑汗水的身影,無一不是在用一滴滴汗水澆筑著臨汾的美好明天!
記者 楊文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