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8月30日,永和縣城關鎮官莊村村民劉翠蓮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一條短信:您手機尾號6371賬戶8月29日10時13分完成光伏發電人民幣739.68元。”望著屋頂整齊劃一的太陽能光伏板,劉翠蓮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今年是山西分布式光伏爆發的元年,我市5397個并網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國網臨汾供電公司站在響應地方政府號召的高度,從“一切為了客戶”的角度出發,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優質的服務,全力做好老百姓的“電管家”,讓發電戶及時嘗到光伏產業繁榮發展帶來的甜頭。
要享受到光伏盛宴,發電結算是整個過程末端的重要一步。該公司優化結算流程,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扎實推行由內而外的“人性化”財務專業服務,將國家電網人“你用電、我用心”演繹得熠熠生輝。
主動出擊 打通業務通道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推廣初期,發電人主要以老百姓為主,如果發電戶逐一到稅務機關開具普通發票,增加了業務流程的復雜程度,不利于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推廣。
為了配合政府能源發展戰略,鼓勵居民建設光伏發電項目,該公司積極履責,加強與稅務主管部門的協調溝通,第一時間理順了結算辦理流程,在今年4月和堯都區國稅局簽訂了《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發票開具委托代征協議》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發票代開協議》。通過為光伏發電戶代領、代開增值稅手工發票的方式,暢通了光伏發票申領渠道,解決了結算難、結算慢的難題,截至6月底,結算率達99%。
“如果幾千戶百姓都自己去開發票,就意味著他們要跑幾千次各地國稅局。”該公司財資部稅務專責李振華說,現在由公司統一領取發票,再由各縣(市、區)公司為發電戶代開發票,給老百姓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以人為本 日常流露溫情
鄭慧是國網翼城縣供電公司的營銷綜合技術專責。8月29日中午時,她通過利用采集信息系統,借助遠程集抄,完成了官莊村等60個村莊258個發電戶的批量抄表、數據錄入工作。針對兩個發電量異常的農戶,她準備吃完午飯去現場核對。
該公司細致做好和發電戶的日常對接工作,每月針對個戶的發電度數、結算電量、電費數據、補貼數額和村民逐一核對,做到公開透明。一旦發電戶在核對電費數據后存在疑問,可以及時與該公司聯系,做到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隨著光伏類產品受眾的日益增多,我市14個縣(市、區)公司轄區各公司的財務部門都要與地方國稅部門打交道、協調解決領票征稅方面存在的困難。“能一個人做的事,絕不麻煩14個人。”這是該公司財資部主任張艷華一直堅持的想法。
該公司調研了各縣(市、區)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現狀和電費、電量補貼結算情況,重點了解了各地存在的困難,主動與國稅部門協商,開通綠色通道,由該公司代14個縣(市、區)公司統一領取發票,再由各縣(市、區)公司財務部門憑客戶身份證復印件、電量結算單,為客戶定期統一辦理開票結算事宜,提高了結算效率,減少了協調環節。
隨時改進 創新破解難題
利用黃土高原、光照充足的自然優勢,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光伏扶貧產業,助力貧困人口快速脫貧致富,僅6—8月份,新增永和、隰縣等5個縣共1784余個扶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市扶貧光伏并網用戶激增346%。
新的任務帶來新的挑戰。增值稅手工發票存在開票限額小(一張不超過1000元)、票量少、填制繁瑣等問題,現有人力不足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新增發電戶的結算事宜。為了讓貧困戶盡早收到光伏發電結算和補貼,該公司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于7月15日協定以電子發票取代紙質發票,目前已正式實行。
通過實施以上舉措,該公司的光伏業務效率有了顯著提升。下一階段,他們將進一步加強光伏業務內控管理,定期開展光伏業務稽核,切實為光伏發電用戶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記者 蘇亞兵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