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劉超) 近日,市大氣辦根據《臨汾市市區2019年空氣質量考核辦法(試行)》要求,對市區6個國控點位2019年11月份空氣質量考核情況進行了通報。《通報》指出,市技工學校國控點位綜合指數同比改善率連續兩個月排名倒數第一。1月15日,市技工學校國控點位所在轄區堯都區西街辦事處有關負責人公開作出檢查,對思想不夠重視、措施不夠得力進行了反思,對下一步整改落實進行了表態。
檢查中,西街辦事處有關負責人深刻分析和自我檢視了市技工學校國控點位連續兩個月排名倒數第一的原因,他認為主要是思想和方法兩個方面的問題,影響了空氣質量的改善。一是思想認識不高、屬地意識不強。他們對生態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缺乏高度認識,不能把環保工作的緊迫感和主動性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為監測點盡管在辦事處范圍內,但距其他鄉鎮和街辦不超過500米,流動的環境空氣質量已經超出辦事處解決和應對的能力范圍,只要做好上級部署的一般性工作就是完成任務。二是工作方法滯后、創新不足。對于改善生態環境他們習慣于按部就班工作,進行常態巡查和處理問題,不能找準環保工作的薄弱點,有針對性開展工作,缺乏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斗爭精神,缺乏爬坡過坎勇氣和滾石上山的韌勁,不能把創新工作方法融入環保工作中。
針對下一步整改措施,西街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是抓住環保日常工作“切入點”。堅持每天環保巡查,把每天的巡查過程轉化為解決問題和環保宣傳的全過程,滋生群眾維護環境質量的內在動力,形成全民愛環境、抓環保的濃厚氛圍。二是抓實解決環保問題基層“關鍵點”。立足轄區實際,深入分析研判,把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解決,把上級反饋的問題徹底查處,把能想到的問題都提前處置,力爭在細微處為環境質量提升再發力、再解憂。三是抓好協力治污的“結合點”。主動與相關街道和鄉鎮協商,主動與轄區單位溝通,發揮好“街道吹哨”的作用,用大眾的合力切實把群眾關切的環保問題抓好、抓實、抓細、抓到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