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市區環境整潔、揚塵較少,灑水車往來穿梭;城郊多條路段揚塵嚴重,灑水車卻難覓其蹤,我認為有關部門應加強灑水車的科學調度,給揚塵較重的道路多配一些灑水車輛,那樣就能大幅降低路面揚塵現象。”市民王麗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了這一觀點。
王麗榮家住堯都區劉村鎮,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鑼鼓橋和309國道劉村段。她說:“每次一到臨大線,重載貨車一輛接著一輛,路面揚塵非常厲害,但是由于地處城區以外,這里也沒有灑水車。只要大車駛過,就會揚起一陣灰塵,如果在這條路段進行灑水,那抑塵效果會事半功倍,十分明顯。”
在王麗榮看來,市區的灑水作業略顯過勤過密,尤其是鼓樓南北街,常常是上一次灑水留下的水跡還未全干,又迎來一波灑水作業。她說:“市區的環衛力量非常強,從早到晚都有環衛工人進行打掃,路面上基本沒有垃圾和塵土,灑水車一趟趟地灑水作業,我感覺有些浪費了,不如把其中一部分調到城郊。”
王麗榮說:“縱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不論是108國道東外環還是南外環,有大車的路段都存在揚塵現象,相比市區要嚴重得多。在這些路段里,最嚴重的就是西邊的309國道。”
“只降低市區的揚塵哪能行?”王麗榮說,“冬天越來越近,西北風一刮就把揚塵刮到城里,不把揚塵最嚴重的地方治理好,揚塵對城市的影響就難以杜絕。”
王麗榮建議,要么將現有的灑水車資源進行調度,在保證市區灑水的同時向城郊區域進行傾斜,減少城郊區域的揚塵污染,要么由屬地負責,成立專門的灑水抑塵隊伍開展此項工作,促進城郊區域的環境質量好轉,從而進一步減少揚塵對市區大氣環境的污染。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