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2020年,全市開發區“三個一批”活動戰果豐碩,一批批項目在臨汾落地“安家”、開工投產,成為助推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2021年首日,常態化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完美開局,眾多項目猶如一股股新鮮血液,為我市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這就是轉型發展的“速度與激情”。
1月1日上午,全省開發區2021年第一期“三個一批”活動舉行,我市分會場設在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
這次活動“簽約一批”項目35個,總投資356.6億元;“開工一批”項目17個,總投資72.53億元;“投產一批”項目25個,總投資35.28億元。
一紙合同書,引擎好落地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與全省同步舉行的我市分會場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進行現場簽約的項目12個。
簽約儀式舉行前就早早來到會場,坐在現場簽約代表項目席位第一排的山西華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強重工工程機械產業園項目負責人徐恒強內心激動不已:“今天參加這么隆重熱烈的簽約儀式,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臨汾的合作誠意和對項目的重視。”
山西華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華強重工工程機械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的設計、研發、制造、安裝、改造和維修。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4000萬元,稅收1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200個。
山西華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總部在山東萊陽。“我們選擇項目落地臨汾經濟開發區,是看中了這里連接河北、河南、陜西的優越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而且在臨汾,裝備制造也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徐恒強坦言,項目落地前他們考慮了一年時間,在這期間,臨汾經濟開發區多次主動溝通,向企業亮明誠意,“當地政府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優惠,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我們來此投資的關鍵因素,我們有信心在這里把項目一步步做起來。”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項目入駐的‘強磁場’。”走下簽約臺,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財政金融部部長侯劍虹向記者介紹,“一直以來,臨汾經濟開發區以打造‘六最’營商環境為根本,積極為企業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對企業實行‘需求式’服務,積極服務企業,充分發揮領導包聯專員制的優勢,深入項目單位,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前期手續以及遇到的困難,全周期跟蹤服務,全面協調項目各個環節,保證項目進度。同時,與企業保持常態化聯系,確保簽約項目及時落地、落地項目快速建設、建設項目快速投產。”
今年第一期“三個一批”活動中,臨汾經濟開發區共有簽約項目7個。“下一步,我區將持續把項目建設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轉型發展上謀長遠、抓落實,按照‘項目為王’的要求和全市統一部署,科學謀劃、全力推進、全程服務,用扎實的項目工作為經濟發展筑牢基礎。”侯劍虹言辭懇切。
一聲“開工”令,建設再加速
元旦當天,在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旭陽集團有限公司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生產碳基合成新材料配套144萬噸焦化項目現場,迎新年的歡樂與項目開工的喜悅雙倍疊加。
在一聲“開工奠基”令下,嘉賓們手持“戴”紅花、“穿”金衣的鐵鍬,共同為項目培土奠基。
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是山西焦煤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作為省屬駐臨大型企業和山西焦煤集團焦化板塊的核心承載,如何肩負起山西焦煤焦化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任?
“在改革的牽引下,在轉型的助推下,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圍繞煉焦副產品精細加工,聚焦高端碳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加快發展煤焦化材產業鏈延伸,規劃建設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生產高端碳基合成新材料及精細化學品項目。”活動現場,山西焦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世紅向參觀人員介紹。
作為碳基新材料項目的配套項目,山西焦化在整合三維瑞德、遠中焦化焦炭產能的基礎上,與旭陽集團合作實施“關小上大”,建設現代化大機焦,先期推進144萬噸/年焦化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5億元,占地770畝,主要建設一組2×61孔的7米復熱式頂裝焦爐、一套190噸/小時的干熄焦裝置以及煤場、配煤倉、硫回收、制酸、硫銨、洗脫苯等生產裝置,配套建設煙道氣脫硫脫硝、余熱利用、廢水處理以及供水、供電等公用輔助設施。項目投產達效后,預計實現年產值26.31億元,年均利潤總額3.71億元,利稅1.85億元。
“堅守安全環保底線,堅持質量為本,強化項目設計優化和投資管控、質量管控、進度管控,全力推進144萬噸/年焦化項目,確保項目早日投產達效。”楊世紅說,“山西焦化會加快推進后續規劃項目,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新焦煤建設注入焦化動力,體現焦化擔當、貢獻焦化智慧。”
一把啟動桿,生產上軌道
“聚焦創新趟新路,項目為王促轉型”“立足產業轉型,推進結構變革”“貢獻清潔能源,造福人類社會”……在“投產一批”代表項目洪洞國耀兆林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1×30兆瓦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現場,一幅幅鼓舞士氣的條幅標語驅散了冬日的寒冷。在眾人共同推動啟動桿后,承載了周邊群眾太多期盼的熱電聯產項目投產發電。
“承載群眾之盼是因為項目順利投產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量2.1億度,抽氣供熱28.75萬吉焦,還可向周邊群眾提供約100萬平方米的清潔熱源。此外,項目每年能消耗當地農、林廢棄物約30.8萬噸,既可以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還可以間接帶動當地2000余人就業,為農民創收5000余萬元。”該項目負責人在現場介紹。
洪洞國耀兆林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1×30兆瓦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是我市經濟轉型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的重點工程,主要建設一臺130噸/小時高溫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鍋爐、1×30兆瓦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機組性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200畝,去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
“去年,我們克服種種困難,特別是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面實現了在年底并網發電的目標。這次作為我市‘投產一批’的代表項目接受現場觀摩,我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更加堅定了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的信念和決心,我們將扎實做好運營階段的各項工作,加快實現項目產值穩健增長,為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該項目負責人現場莊重承諾。
浪奔浪涌千帆競,潮頭前岸萬木春。如今,放眼全市開發區,一個又一個好項目、大項目如雨后春筍,在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拉動我市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我市始終堅定“轉型為綱,項目為王”理念,創新生態抓項目,堅定不移促轉型,奏響了轉型發展的最強音。
記者 李衛紅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