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珍(中)在汾西縣后加樓村玉露香梨基地調研。 郝小紅 攝
臨汾新聞網訊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從4.8億元增長到13.4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從35家增長到93家;國家、省、市級專業化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服務平臺蓬勃興起。
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深化,獎勵措施、激勵機制落地落實。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達到164項,“市長創新獎”成為科技創新名片,62家企業獲獎,激勵創新、推動轉型、引領發展成效明顯。
剛剛過去的5年,我市科技事業勢頭強勁,科技創新氛圍日益濃厚,示范引領效應快速顯現。在推進我市高質量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進一步凸顯了支撐引領作用。
成績難能可貴,未來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是我省轉型出雛型開局之年,也是我市全面推進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之年,科技創新在轉型發展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那么,我市將如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如何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高速度轉型發展?近日,記者專程走訪了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馮珍。
聽明記者來意,馮珍欣然接受了采訪。她說,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提出,今年是“創新生態建設落實年”,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把創新驅動放在轉型發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在經濟進入高質量高速度發展階段,科技創新就顯得越來越重要。按照省委書記樓陽生“抓落實就是要有解決方案”的要求,今年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完成好《臨汾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規劃》和《臨汾市“十四五”新技術規劃》兩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人才基礎,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培育發展新的區域優勢產業。全力挖掘我市在14個產業集聚區中的新技術和重點項目,爭取在我市的優勢產業和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中,發掘一批國內領先的新技術;穩步推進“雙創”工作,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依托我市龍頭骨干企業,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推動發展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促進我市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精細化領域發展。鼓勵科研人員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支持科研人員到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對其創業項目知識產權申請、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給予支持;積聚創新人才,不斷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各類創業中心、園區、基地為載體,通過技術入股、校企合作、項目引才、活動招才、平臺聚才等多種形式,筑巢引鳳,加速科技人才聚集,不斷提升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科技人才愿意來,留得下;積極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充分發揮創新生態建設領導小組的作用,以企業為龍頭,著力組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組織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等圍繞產業技術創新的關鍵問題,開展技術合作,突破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形成產業技術標準,推動產業發展和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持續打造臨汾“市長創新獎”名片。聚焦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全社會自主創新活力,加快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我局正在對《臨汾市“市長創新獎”獎勵辦法》進行修訂。將評獎條件增加“六新”突破、14個產業集群建設、鄉村振興、產業鏈配套、種源技術攻關等方面的內容,緊扣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增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度,持續打造區域特色鮮明、創新亮點凸顯的臨汾科技創新名片。
“我們還將著力實施‘111’科技創新工程,在‘三個一批’上重點突破。市委、市政府已經下發了《臨汾市推動‘111’創新工程支撐引領高質量轉型發展工作方案》,在關鍵技術攻關、平臺建設、領軍企業培育上要加大力度,重點突破。深化項目評審改革,優化項目組織立項方式,健全項目評審立項機制。探索建立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常年申報、分批立項制度。在執行過程中,通過‘揭榜掛帥’‘立軍令狀’等改革舉措來壓實責任,集聚優秀創新資源聯合攻關,全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加強企業研發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高新技術企業的合作,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通過平臺建設引進人才、技術,培養本土人才,提升自身自主創新能力;大力培育高科技領軍企業。把大型企業培育成高科技領軍企業的排頭兵。持續推動規上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上水平,支持領軍企業組建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參加的創新聯合體,一企一策,補齊短板,重點培育一批高科技領軍企業。努力構建市縣兩級聯動的認定工作機制。通過稅收、項目及科技創新券等普惠性政策對企業給予支持,助力企業成長,進入高新技術企業行列。”馮珍胸有成竹,有板有眼,言辭間透露出她特有的自信與干練。
“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轉移轉化。積極征求企業技術需求,是今年科技工作的又一重點。我們要求各縣(市、區)、臨汾開發區緊密結合本地區的產業布局,聚焦開發區、產業集聚區企業,圍繞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重點在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環境保護等方面,征集企業技術需求。組織省內外專家開展進園入企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挖掘技術需求;深化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聚焦‘六新’要求,突出抓好市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工作,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取得新成效。加強科研院所和企業信息交流,推動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發機構,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臨汾新產業的形成、新業態的成長以及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提供科技支撐;做好供需對接,加速成果轉移轉化。市科技局將對項目需求進行匯總,針對共性問題,對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農業、能源、環保等部門,組織不少于3場的科技成果推介會。”馮珍說,在“十四五”轉型出雛形的關鍵節點,全市科技戰線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勇擔使命、奮發有為,充分發揮科技自立自強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根本支撐作用,扎實推進我市科技事業取得更好發展,奮力開啟一流創新生態建設新局面,為臨汾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記者 高秀云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