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縣(市、區)生態環境局局長談環保工作(之二)

2022-03-28 09:17:07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

  市生態環境局鄉寧分局局長李國榮:

  用好考核指揮棒 實現質量大改善

  31家洗煤企業完成標準化管理規范自評并通過驗收;清潔取暖改造完成509戶、5.4萬平方米;全縣37輛城市公交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輛,150輛出租車中,有85輛已更換為新能源電動車……

  過去的一年,鄉寧縣在生態環境治理中付出的努力仍然歷歷在目,一項項數據無不凝聚著環保衛士的心血。

  日前,記者就2022年鄉寧縣如何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訪了市生態環境局鄉寧分局局長李國榮。

  李國榮表示,2022年,他們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托“科學、依法、精準”治污方針,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考核指揮棒作用,實現大氣環境持續改善、水環境穩定達標、督察整改高效完成的總目標。

  就如何實現目標,李國榮介紹,“硬舉措、多措施、強執法”是他們2022年開展工作的重要抓手。

  采取更硬舉措抓好空氣質量改善。繼續狠抓工業企業治理,加大監督執法、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加大技防力度,助力企業高標準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工業爐窯升級改造;大力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加快清潔取暖改造進度,積極鼓勵煤改電、煤改氣,逐步擴大禁煤區、禁燃區范圍,減少散煤使用區域,降低散煤污染排放;強化機動車和道路污染治理,嚴查重處尾氣排放不達標車輛,降低機動車尾氣排放,持續加大車輛清潔運輸和道路清掃力度;加強城市面源污染管控,結合靚城提質要求,進一步加大裸土治理和工地排查,持續開展餐飲油煙治理。同時,做好秋冬防期間重污染天氣應對、企業錯峰生產管控、秸稈禁燒、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各項工作,確保全縣空氣質量持續好轉。

  多措并舉開展水環境質量治理。推進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進程,確保2022年按期完工;按照鄉寧縣雨污管網分流改造四年行動方案,逐年推進縣城雨污分流改造任務;2022年繼續實施鄉寧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作,確保鄂河西莊嶺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加大執法力度,持續做好督察整改。強化過程監管,用足用好各項法律手段,對違法企業堅決依法依規處理;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持續做好各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整改任務。注重加大宣傳力度,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報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濃厚氛圍。

  記者 劉超


  市生態環境局汾西分局局長任新平:

  持續創新措施 狠抓污染減排

  “2021年,我們采取超常規措施統籌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強化環境執法監管,狠抓污染減排,大力實施綠色生態建設,汾西縣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優良天數達到278天。”近日,市生態環境局汾西分局局長任新平就生態環境工作接受采訪時介紹。

  任新平說,去年,汾西縣深化工業企業治理,加強清潔取暖和散煤整治,全力保證潔凈煤供應和集中供熱,完成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狠抓在用車執法檢查,開展建筑施工工地專項檢查7次,強化道路揚塵治理,生活垃圾做到密閉運輸日產日清,對工礦企業周邊暴露的砂堆、煤堆、渣堆、土堆、垃圾堆進行全面清理;加強水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建設,完成勍香鎮、和平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5家洗煤廠按照要求建設完成初期雨水收集池及收集系統,進行廠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進一步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排放;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監管,強化危險廢物轉運聯單管理,全縣危險廢物全部實行了電子聯單管理。

  任新平說:“2022年,我們將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勇擔‘可持續發展先鋒’重任,確保‘十四五’高質量開好局、起好步。”

  他表示,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汾西縣將進一步加強散煤經銷排查力度,嚴禁煙煤及劣質煤流入,積極推進“煤改電”和集中供熱,加快第二熱源廠建設,加大VOCs治理力度,規范油煙治理設施,加強秸稈禁燒工作,成立巡查小組24小時巡查,嚴厲打擊“散亂污”企業,持續開展道路清掃和灑水降塵工作。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積極推進對竹河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實施,強化縣城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對全縣河流進行全面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清單,對排污口進行溯源和登記管理。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積極推進建設用地污染調查,進一步提高工業企業危險廢物管理。

  “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以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為目標,從減煤、治企、降塵、管車、應對、增綠六個方面入手,將挖潛與拓展相結合,重點抓工業企業、散煤治理及揚塵污染治理等工作。”任新平說,將在科技治污、精準治污、全民治污、組織體系、執法問責上創新措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汾西天藍、地綠、水清的嶄新面貌作出應有貢獻。

  記者 柴云祥


  市生態環境局安澤分局局長王建華:

  堅持系統觀念 鞏固治理成果

  2021年,安澤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入開展大氣、水體、土壤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全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3.97,優良天數為295天,優良率達80.8%,沁河長期保持優良水體。安澤縣還獲得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榮譽稱號。

  “這是安澤縣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結果。”市生態環境局安澤分局局長王建華介紹,2021年,安澤縣持續推進工業企業治理,加大移動源污染防治,推進夏季臭氧污染管控,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將冬防期每周三確定為“聯合執法日”,針對各類污染源開展聯合執法工作;持續進行工業企業污水設施運行監管,確保城區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推進農藥瓶回收“兩毛錢”工程,抓好塑料污染治理,加強固廢、危廢管理。同時,狠抓環境監察執法,通過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提升企業自覺守法意識,促進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王建華說,“2022年,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王建華說,要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組織開展夏秋季臭氧污染專項治理攻堅,進一步推動工業園區及企業環境治理水平再提升,實施安澤縣大氣環境監管能力和空氣質量提升項目,推動城市精細化治理和大氣環境水平提檔升級,同步構建起生態環境全要素的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打造全縣協同共治、科學治污、精準治污的新局面,力爭優良天數突破300天。

  要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大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強化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開展清河清廢行動,確保沁河海東村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要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積極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加大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規范化監管,開展新污染物排放治理,研究推動“無廢城市”建設。

  今年,還要編制好安澤縣“十四五”生態環境專項系列規劃,積極申報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深化生態環境領域執法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環境執法規范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

  記者 柴云祥


  市生態環境局浮山分局局長侯紅強:

  加強督察督辦 守好生態底線

  “提早謀劃、清單管理、督察督辦是我們去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法寶’。”日前,記者采訪市生態環境局浮山分局局長侯紅強時,他這樣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

  2021年,浮山分局按照“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的工作思路,積極發揮生態環境部門牽頭抓總作用,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原則,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共同發力,打贏打好了升級版的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縣的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治氣上的標本兼治、治水上的綜合防控、治山上的嚴格標準、治城上的精細化管控,在我們縣已經形成長效機制。”侯紅強表示,今年他們還將進一步建立健全這一機制,重點開展六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做好協調配合、調度、督查督辦工作,強化跟蹤指導服務,及時發函提醒、通報督辦工作進展緩慢的單位,全力推進各項治理工作。

  深化工業企業治理與管控,加強監督、指導和服務,查缺補漏,督促企業實施全方位、高水平、精細化深度治理,全面提高企業精細化治理水平。

  加強對各類污染物的分析研判,加大觀察分析頻次,根據污染物濃度變化,結合氣象條件,查找規律,分析濃度升高因素;深入開展排查整治,對各類工業企業細致排查、深入整治,進一步完善治理設施,切實減少污染物排放。依托走航監測找準原因,采取有的放矢的治理措施,切實改善空氣環境質量。

  補齊弱項短板強落實,扎實推進縣城雨污合流制管網改造工程。針對降雨時易出現雨污混合水直排問題,采取應急措施,嚴防河流水質超標。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正常運營、達標排放。

  鞏固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成果,開展鐵礦開采企業專項巡查,嚴格要求采礦企業按規定進行處置堆放,確保不發生新的生態環境破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制定修復方案,加快推進修復工程。

  嚴查“散亂污”企業,發揮全縣環境監管網格作用,發現疑似“散亂污”企業及時逐級上報,讓“散亂污”企業沒有隱藏空間,確保環境安全。

  記者 劉超


  市生態環境局古縣分局負責人白?鋒:

  抓好十項工作 推動環境改善

  “2021年,古縣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扎實推進生態環保工作,全年環境空氣綜合指數為4.84,同比下降10.9%,洪安澗河跨界斷面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市生態環境局古縣分局負責人白?鋒接受采訪時說。

  他介紹,大氣環境治理方面,古縣重點從工業企業、散煤、揚塵、柴油貨車、面源污染等方面進行治理管控,持續開展“禁煤區”燃煤清零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劣質燃煤排查,強化國道341線道路揚塵管控和工業企業廠區周邊揚塵管控,開展秸稈禁燒宣傳和管控,充分發揮其網格化監管作用,持續開展柴油車治理,對于檢測不合格的車輛,堅決予以清場;在水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加快古縣洪安澗河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加大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強化焦化、洗煤、煤礦等重點企業初期雨水收集管理,加快推進北平、古陽、舊縣三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對土壤重點監管單位開展全面排查,對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莊進行詳細的摸排調查統計。

  “2022年,我們要重點做好十方面工作。”白?鋒介紹,要抓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確保企業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抓清潔取暖散煤整治,繼續實施清潔取暖改造,完成區域燃煤和燃煤爐具雙清零,嚴防散煤復燃;抓道路揚塵治理和建筑工地管控,確保所有建筑施工單位施工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抓面源污染治理,督促餐飲單位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建立工作臺賬,強化涉VOCs企業管控;抓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嚴查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煙等超標排放行為;抓水污染防治,推進污水處理廠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加快雨污合流制管網改造進度,強化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推進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鞏固礦山生態修復成效,全面完成煤矸石堆場和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及時應對重污染天氣,第一時間組織抓好應急措施的全面落實;強化綜合執法,進一步加大日常執法檢查、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加強宣傳引導,鼓勵廣大人民群眾踴躍參與環境污染監督,不斷提高群眾生態保護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共防、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白?鋒說:“我們將一微克一微克去摳、一個點一個點去防,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實的作風,堅決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全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記者 柴云祥


  市生態環境局永和分局局長王將科:

  錨定治理目標 打贏攻堅戰役

  二級以上天數310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4.9%;河流斷面水質全年保持Ⅲ類,12月份單月達到Ⅱ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考核評分103分,位列全市優秀等次,創永和歷史新高……

  過去的一年,市生態環境局永和分局創新提出“1341”工作思路,把準“持續提升環境質量”這一方向,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三個步驟,突出“治山、治水、治氣、治城”四項污染防治攻堅重點,錨定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樣板縣”一個目標,打響了一場場污染防治攻堅戰,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2年永和縣生態環境工作如何開展?日前,記者采訪了市生態環境局永和分局局長王將科。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涉及面廣、點多,在推進落實上有一些問題。”王將科直言不諱,雖然去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工作中他發現企業環保意識不強、環保基礎能力建設相對滯后、部門聯合狠抓環保的力度不夠等問題,永和生態環境提升空間還很大。

  對于2022年的工作,王將科了然于胸:“對標我市‘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新定位,把握‘建設永和縣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生態治理保護樣板縣’這一方向,遵循生態立縣原則,遵循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原則,持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攻堅戰,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領導責任、企業責任、監管責任、社會責任四大體系,加大生態環保領域投入力度,全力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的生命線。”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永和將抓好6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全面完成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持對整改工作的常態化組織領導,定期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扎實推進落實,鞏固整改成果。

  協同打贏藍天攻堅戰。組織縣大氣辦相關成員單位,監督落實降塵、控車、減煤、治企等工作措施,保持大氣環境質量不斷向好。

  配合打好碧水保衛戰。積極配合抓好城鎮污水處理“提溫增效”建設,督促相關單位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穩定保持芝河辛莊斷面水質達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

  積極推進凈土保衛戰。嚴控新改擴建涉重金屬重點行業建設項目,持續落實危廢的五聯單管理,進一步提升危廢、生活垃圾清潔處理能力。

  抓好低碳減排工作。加快優化能源結構,大力推動天然氣能源發展,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

  加大生態環保領域投資。儲備生態環境保護領域2022年度和“十四五”重大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加快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王將科在2021年度述職報告中這樣說道:“赴命遠征乾坤灣,誓破樓蘭唱凱旋。”這飽含了一個在永和工作外鄉人的決心和感慨。看著他堅定的目光,記者相信:今年,他一定能帶領分局一班人,在打造黃河流域生態治理保護樣板縣的征程中,續寫新的輝煌。

  記者 劉超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崇文区| 枞阳县| 无锡市| 临漳县| 吉首市| 高要市| 宁都县| 太谷县| 维西| 夏河县| 慈利县| 女性| 夏津县| 东乌| 辽中县| 元阳县| 鹰潭市| 资源县| 棋牌| 天镇县| 繁昌县| 大足县| 阿拉善右旗| 道真| 台东市| 邮箱| 同仁县| 泾川县| 尚义县| 桃园县| 玉屏| 通渭县| 台北县| 体育| 鄄城县| 怀来县| 页游| 保靖县| 孟村|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