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水泵運轉發出的嘯叫聲持續作響,自控電器上方一處不大的顯示屏上,各類數字符號偶有變動,粗粗細細的管道橫豎交錯,大大小小的閥門有序分布……這是位于市區工業東路育仁小區換熱站的內部場景。
11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立冬,當晚10時許,記者走進臨汾熱力公司運營二部春秋中心站下轄的育仁小區換熱站,一探該站的供熱保障工作。
進入站內,熱源一網管道散發出的熱量撲面而來,幾名熱力職工正在緊張忙碌著:有的在巡查設備,有的在通過電話指導用戶排除故障,有的在整理維修工具。站長樊建宏則在制訂第二天入戶維修的工作計劃表:“每年供熱季,啟動供熱后的半個月左右是最忙碌的階段,很多居民家中有循環不好、漏水等現象,需要我們運行人員及時排查故障,盡快予以解決。”
這份工作計劃表上,大多數是用戶反映的暖氣不熱的問題,涉及中駿小區、科海小區、育仁小區、郭家莊社區等地,有將近20戶報修需要運行員入戶排查。樊建宏根據小區位置、報修類型等實際情況,將任務明確到每個人身上。
“從11月1日開始供熱那天起,公司就開始24小時值班,對換熱站進行巡檢、為用戶提供服務。”樊建宏說,巡站是供熱季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每天要對每臺機組進行兩次巡查,看設備的運行情況,保障機組穩定運行。
記者跟隨運行員張明和劉洋,實地感受了他們的巡站工作。走進中駿換熱站,運行員的目光聚焦在各類儀表、管道、水泵等設備上,認真檢查每一個部件。張明指著設備介紹:“水泵將熱水通過二網管道送到家家戶戶,換熱器是用一網熱源向二網加熱的關鍵設備,并列的兩趟管道就是供水管和回水管……”
夜幕下,涼意陣陣,大街上非常空曠。記者跟隨他們耗時一個多小時才完成6座換熱站的巡檢,而春秋中心站下轄17個換熱站,全部巡檢一次需要三個多小時。張明說:“換熱站是一個小區供暖的保障,我們必須巡查到每一處設備、每一個環節,確保供熱系統處于穩定運行狀態。”
春秋中心站運行管理17個換熱站24臺機組,服務供熱面積約108萬平方米,涉及河汾路、向陽西路、工業路的多個住宅小區和單位。
樊建宏說:“換熱站是熱力運行的最前線,每一個換熱站都涉及成千上萬戶群眾的冷暖。‘辛苦我一人,溫暖千萬家’這是我們的服務理念,我們一定會設身處地從用戶角度出發,努力保障供熱系統穩定運行,及時為用戶解決用熱問題。”
熱力系統講究“冬病夏治”。據了解,在臨汾熱力公司今年開展的“冬病夏治”檢修工作中,工作人員對轄區供熱所有系統進行了維護保養、更新改造,對每臺機組的換熱器、循環泵等設備都進行了維修、保養、清洗,確保設備運行良好。檢修工作共計完成4928項。
春秋中心站副站長席黎明告訴記者:“供熱期間,用戶可以通過撥打24小時服務熱線2157001、小區供熱服務公示牌站長電話、微信公眾號故障報修這三種方式進行供熱故障報修,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故障處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