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中小微企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主力軍,也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2023年,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始終堅持以“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根本遵循,以黨建為引領,緊跟政策導向,緊貼企業訴求,緊盯目標任務,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企業集聚建設、優質企業培育等重點工作,提升服務質效,持續加壓奮進,助力企業爬坡過坎、蓄勢發展。
入企幫扶 優化營商環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推動經濟曲線“向上走”的重要支撐。不斷優化中小微企業的營商環境,則是打造充滿活力的市場、激發廣大中小企業內生動力與創造力的重要支撐。
過去的一年,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持續開展常態化入企服務活動,加強中小企業長遠發展韌性,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充分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
針對中小微企業對政策了解碎片化、優惠政策知曉率低等問題,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全面梳理國、省、市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資金扶持政策,列出中小微企業資金扶持政策清單,供廣大企業經營管理者知曉運用。同時,充分利用“臨汾市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心”公眾號,及時發布政策信息、動態,還在民法典宣傳日、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憲法宣傳日等節點發放政策匯編、宣傳手冊,提高企業對政策的關注度、知曉度。
同時,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開展了“三進四送”暨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專家團隊到園區、雙創基地,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答疑、現場解惑。活動以“益企助企 提質增效”為主題,采取“政策解讀+專題培訓+專家現場服務+入企診斷”的組合形式,先后在堯都區、隰縣、鄉寧縣、洪洞縣、侯馬市開展了五個專場活動,覆蓋全市17個縣(市、區)、臨汾經濟開發區500余家企業。
搭建橋梁 紓解融資難題
一直以來,融資難、融資貴都是中小微企業發展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積極開展融資需求摸底對接,深入推進政銀企合作,為企業注入金融活水。
——年初對全市中小微企業進行融資需求摸底,征集到41家企業資金缺口2.5億元,并聯合市金融辦、銀保監局、人行等開展融資需求對接活動,將企業需求及時推薦給各銀行機構,引導開展銀企融資對接,精準幫扶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先后聯系中國銀行、晉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深入企業、園區,提供“一對一”個性化金融服務。
——為確保小微企業能夠及時取得金融支持,該中心不斷加大與融資擔保機構的溝通力度,推動融資擔保機構擴大對小微企業的擔保業務,2023年為臨汾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爭取中央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資金)614萬元。
創新引領 增添企業活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創新更是提升競爭力的有力有效舉措。
2023年,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以“創客中國”大賽為抓手,激發出我市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力。
大賽部署階段,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在各縣(市、區)、各雙創基地、各中小企業園區、各雙創特色載體廣泛宣傳,鼓勵企業和創客積極報名參賽,不到10天時間,通過創客大賽官網有效報名的項目數達49個。
與此同時,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邀請專家導師開展大賽創業訓練營活動,從商業計劃書的撰寫、項目路演技巧等方面為參賽人員提供專業的賽前指導。
2023年8月17—18日,2023年“創客中國”臨汾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11個項目獲評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獲獎項目中80%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此次路演進一步激發了我市中小企業的創新創業活力。
培養企業人才,搭建技能提升平臺,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
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精心組織,靶向施策,全面實施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按照“高層素質提升、中層能力提升、基層技能提升”的梯度培訓原則,依托清華、北大等知名高校,分領域、分層級開展高級管理人才及復合型人才全覆蓋培訓。2023年共推薦62位企業家參加清華、北大“山西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董事長研修班”、決策提升研修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專題培訓班等高端培訓,幫助企業發展鍛造核心力量。
注重培育 助企提質增效
培育壯大中小微企業是當前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始終努力的方向。
2023年,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不斷加強園區建設培育,促進產業集聚集群建設。與市商務局加強聯系溝通,對12個省級以上開發區進行摸底調查,創建中小企業園區培育庫,對入庫園區分類指導,成熟一個、申報一個。對已申報園區、擬申報園區開展園區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及時了解園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目前,我市有侯馬經濟開發區湯榮裝備制造工業園、臨汾經濟開發區中小企業園、堯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小企業園、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洪開秦壁中小企業園被授予“山西省中小企業園”牌匾,且給予侯馬經濟開發區湯榮裝備制造工業園、臨汾經濟開發區中小企業園、堯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小企業園3家園區9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工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規模工業企業更是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為推動全市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不斷強化服務,精準施策,構建起與工信、統計、稅務、財政等部門之間的協調聯動機制,全力支持具備條件的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建立了“小升規”基礎信息庫和重點企業培育庫,采用“升、新、合、分、轉、統”六字工作法,通過月度調度,分析培育庫重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情況;不定期召開小升規工作調度會,深入各縣(市、區)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宣講小升規政策、召開企業座談會、入企生產一線調研,激發規下工業企業升規熱情,有效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與此同時,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按照“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成長路徑,組建了由各縣(市、區)35名工作人員組成的專精特新服務專員隊伍,助力中小企業及時用足用好專精特新扶持政策;聯合市稅務局組建專精特新企業“一企一策”政策專家團隊,一對一、點對點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讓政策紅利直達企業;組織十余家專精特新企業參加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第十二屆APEC技展會等,助力企業開拓市場、對接資源。
經過培育,2023年,我市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104家、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5家。截至目前,全市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6戶,創新型中小企業121戶,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規模初顯。
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宋新亮表示,作為民營企業的指導、協調、服務部門,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推動減稅、降費、人才、用工等各類政策精準滴灌、直達快享,為推動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強大的動力和保障。2024年,中心將扎實開展好培育企業和服務企業兩大提升行動,開拓創新、爭先進位、提升質效,奮力開拓我市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新局面。
記者 劉 超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