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像這樣的礦井污水,我們以EPC方式承建的礦井水處理站每天可以處理一萬噸,出水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其中大約每天有5000噸水還會通過反滲透、消毒等工藝后變成飲用水,進入礦區供水管網供大家日常生活使用。”深冬時節,在蒲縣宏源集團鳳凰臺煤業礦井水處理站,臨汾農村集體經濟格林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付靜波自豪地介紹起該公司在落地臨汾經濟開發區后實施的第一個項目。
近日,臨汾經濟開發區組織區內企業深入蒲縣開展觀摩活動,學習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先進經驗。臨汾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臨汾市村發集團”)、臨汾農村集體經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臨汾農村集體經濟澤江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西堯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臨汾農村集體經濟宏淼服飾有限公司、臨汾農村集體經濟越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參加。觀摩團在蒲縣參觀了鳳凰臺煤業新建礦井水處理站項目和蒲縣生活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提溫及深度提標項目,實地了解礦井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先進處理工藝流程,探索“清水之源”。
在鳳凰臺煤業礦井水處理站綜合處理車間,大型設備林立,各種處理池有序運轉,整個車間干凈整潔。
怎么看不到礦井廢水?怎么聞不到污水的臭味?面對觀摩團的疑問,付靜波介紹:“我們在地下負一層設計了兩座調節池,井下提升上來的礦井污水首先會進入這里,通過數個小時沉淀,降低污水中的懸浮物濃度,減輕后續處理工序的負荷。這種綠色、低碳、高效的設計,有效解決了傳統礦井水處理站占地大、異味重、視覺觀感差、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的問題。”
在深度處理車間,觀摩團見證了“礦井污水變清水”的奇跡時刻,工作人員拿著透明量杯取了一杯處理前的礦井污水和一杯處理后的水作比較,處理之前的礦井污水顏色烏黑且有沉淀物,處理過后的水干凈透亮且沒有雜質。“經過深度處理后,這些水可供人們直接飲用,味道和純凈水一樣。”付靜波介紹完后便舉起水杯一飲而盡,在場的觀摩團成員也紛紛品嘗起凈化處理后的直飲水,并對先進的處理工藝表示贊嘆。
來到在線監測室,電子大屏上實時顯示著水處理情況、電耗情況、水質指標情況等數據,全智能化的中央控制系統為各項指標達標和工藝優化提供有效控制,是整個礦井水處理站的“智慧大腦”。付靜波表示:“雖然礦井水處理站很大、設備很多,但是只需要每班兩名工作人員就能保證礦井水處理站的高效運行和智慧化監測。”
臨汾農村集體經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臨汾市村發集團與江蘇凌志環保集團聯合組建的股份制企業。在蒲縣生活污水處理廠,觀摩團參觀了近期建成的生化系統提溫及深度提標項目。該項目由江蘇凌志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安裝,采用臨汾農村集體經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生化系統提溫及深度提標工程設備,總投資3451萬元,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10000噸/天,主要建設提溫和保溫系統、調節池、高級氧化系統、電控系統、設備車間,實現了蒲縣生活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的冬季提溫及出水指標的提標改造,每年可削減化學需氧量80.59噸、氨氮量3.80噸、總磷量1.10噸,在之前污水處理廠地表V類達標排放的基礎上,提升至地表Ⅲ類達標排放至昕水河,環境和社會效益顯著。
臨汾市村發集團董事長李雪表示:“此次觀摩的兩個項目都是臨汾經濟開發區企業深度參與的項目,通過實地觀摩,讓大家對礦井污水、生活污水的先進處理技術有更直觀的了解和感受。今后,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區內企業在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優勢,加強區縣合作、推動‘臨材臨用’,更多地參與污水治理項目建設,為‘一泓清水入黃河’貢獻力量。”
記者 王德政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