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不息流淌的汾河在侯馬延綿20余公里。今年以來,留心的人會發現,離河岸畔不遠處,機聲隆隆,車水馬龍,一座座工業廠房拔地而起——這就是緊張建設中的侯馬市創新工業園區。
看成績、談發展,先看一組數字:——據數字表明,今年以來,園區內固定資產投資達3.1億元,比去年投資增長38%;——生鐵產量101.5萬噸,同比增長42.7%;——焦炭產量40.2萬噸,同比增長6.7%。
在目前國內外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這一數字的取得,可謂“來之不易”。
思路——“創新”驅動 挖掘內涵
“工業經濟,要把創新工業園區建成產業相互關聯,資源相互共享,服務相互配套的‘高’、‘尖’技術產業集聚區,助推全市經濟發展”。侯馬市委書記李朝旗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擲地有聲地說。
思路決定出路,理念決定發展。園區一班人認為,“作為創新工業園區,必須挖掘、延伸其內涵,以‘創新’為驅動,推動園區全面建設”。要圍繞“創新”做文章,以創新為載體,在創新中驅動,在創新中求發展,做到“理念創新、融資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技術創新”六創新,使項目在創新中落地,園區在創新中發展壯大。
緊接著,園區密集出臺了三項措施。
措施之一:實行工業項目催辦制度。對十大重點項目、五大監測項目提供保姆式跟進服務,印發工業項目催辦單。催辦單明確規定,項目手續審批在侯馬不能超過7個工作日,在臨汾不能超過一個月,在山西省不能超過三個月,限時辦結。
措施之二:實行工業項目審批陪辦制度。園區將由一名領導帶隊,并抽調3名至5名業務骨干,對項目的落地審批、土地、環評等環節,陪辦項目單位辦理,解決項目在落地和建設施工環節中出現的問題。
措施之三:實行工業項目倒排工期制度。按照項目的進度,倒排工期,按月分解,責任到人。
如當月未能完成進度,園區將組織領導問責,調查落實后,以責任輕重,給予處理。
建設——排憂解難 推動發展
項目要落地,企業要發展,搞好服務,優化環境是關鍵。
近一年時間來,負責園區的相關部門先后40余次深入到園區建邦、華強、寰達、平陽、風雷、湯榮、銅廠等重點企業、開展調研活動,準確了解全市工業經濟的運行態勢及重點企業存在的問題,并堅持每個季度召開一次工業經濟運行分析會。
針對園區內企業反映的有關職能部門關卡多、檢查多、處罰多的不良現象,他們積極督促企業落實“兩賬一單”措施,并協同紀檢部門出臺政策,凡進入企業進行檢查,必須按照規定填寫“兩賬一單”登記表,對不按規定檢查的職能部門給予通報批評,有效制止了擾亂企業生產的“三亂”現象。
在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企業大都存在資金困難。針對這種情況,他們召開銀企座談會,積極與浦發銀行、晉商銀行、農商行等金融企業聯系,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在園區走訪,企業負責人深為園區一班人為企業服務和排憂解難所感動。
項目——攻大保小 落地生金
作為園區發展來說,必須用項目做支撐,大項目大發展,小項目小發展,沒有項目難發展。
園區的決策者們認為:項目沒有大小之分,大項目要拿下,小項目也要保住,攻大保小,從而在園區形成項目建設滿天星的局面。
建邦煤化工產業園區項目,占地1000余畝,總投資達30億元,達產達效后,年可上繳稅收突破3億元,對推動我市工業經濟增長將起到一定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是個“大塊頭”的項目。
俗話說:“大骨頭難啃”。
當時建邦集團有擴產的意愿,但考慮到今年煤焦鐵市場的普遍不景氣,對上新項目積極性不是很高,想推后再上。園區相關部門領導就三番五次往建邦跑,有時幾乎是一天給建邦總經理張瑞打一次電話,苦口婆心,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進入8月份,通往建邦煤化工園區全長2.3公里的道路全面開始施工。目前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
在上項目的關鍵時刻,臨汾市委書記羅清宇深入園區指導工作,對園區工作進行了高度評價。
對上大項目如此,對上小項目也不放過。雙慧玻璃制造有限公司是個投資只有百億元的企業,園區相關部門領導多次深入項目單位做工作,使項目最終在園區落地。
成效——經濟提速 基礎夯實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如今,侯馬創新工業園區霞光滿天。一批在建項目即將完工,并做到了完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形成了項目良性循環,為侯馬經濟先行發展、跨越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即將完工項目:匯豐建材年產150萬噸水泥擴產項目,這個項目總投資2.75億元,去年7月份開工建設,今年9月底水泥熟料旋窯生產線已完工試產,年底可投產達效;華強年產60萬噸微細粉建設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年產量60萬噸。這個項目在6月份已完工,目前進入試生產階段;興業爐料年加工30萬噸廢鋼項目,這個項目已完成廠房、辦公樓、宿舍樓主體工程,正安裝設備,預計年底可完工投產。
——即將開工項目:建邦集團煤化工產業園項目,生產規模260萬噸/年焦化產品,全部建成后,可創利潤5億元,上繳稅收1億元。項目總占地1000余畝,投資40億元,年底即將開工建設;北方銅業年產25萬噸精煉銅項目,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實現稅收3億元左右。這個項目的建設方案11月份可確定,爭取明年年底開工建設;平陽重工煤機產業項目。總投資3.5億元,總占地面積438.1畝。項目建成后,年新增液壓支架1500架,形成年產液壓支架10000架,其中高端液壓支架4000架年生產能力。
——儲備項目:廣州混合動力汽車;宜昌聯邦電纜;融伍科技園;德邦橡膠二期擴產項目;臺灣電子器件;匯豐建材鐵路水泥枕項目;太原城聯物流;北方銅業爐料收購基地建設項目。
看到以上成績,園區領導一班人并沒有松下一口氣,他們還在考慮園區未來的項目建設和發展。(通訊員 彭亮 柴衛東)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