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新區是曲沃精心打造的一座現代化新城,到過這里的人們,無不為該縣推進城鎮化的大手筆而震撼。
凜冽的小寒時節,筆者在曲沃東城新區看到,兩縱兩橫的大道框架已經形成,縣人民醫院、新樂昌中學、新職業中學等一批民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晉都御苑、東城花園、景泰吉祥苑等六大住宅區以及晉都文化公園、購物廣場、星級酒店等一批城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其中高達31層的28棟住宅樓已拔地而起,5萬平方米的商業廣場、高達25層的四星級酒店正在進行室內外裝修。
作為農業大縣、文化大縣和鋼鐵大縣,2011年以來,曲沃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全省建設大縣城構建城鎮群和我市“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機遇,實施“城建靚縣”戰略,選擇了一條打造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發展之路,以東城新區綜合開發工程為重點,累計投資18億元,啟動了主干道路、行政功能區、公益設施區、商業區、住宅區等10大系列30項重點工程,形成了“田園在都市間,都市在田園里”的宜居環境。
以生態作保障,提高城市宜居水平
“東城規劃由上海同濟大學城規院設計,區域總占地面積3.6萬平方公里5300畝。”住建局局長李松林介紹:“可以說這個規劃,是我國規劃權威傾心打造小城鎮規劃的典范之作,也是我縣角逐國家級小城鎮建設宜居環境獎的民心工程。”曲沃縣東城小區建設,以綠為主題,除晉都公園作為整個小區的“綠肺”外,每一塊地、每一處建筑都有綠地面積。道路綠化、廣場綠化、公園綠化和庭院綠化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體系,使一切建筑物都置身綠地中。目前,東城新區的綠化率已達到47.8%,遠超國家綠化標準。
在東城3.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該縣利用井字形道路框架的格局,巧妙地將如意路彎曲建造,并挖掘出一大片水域,再用體育館畫龍點睛,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壯麗畫卷。
湖面42畝的如意碧波景觀,是公園的主要水景。湖的南面是親水碼頭,西面是木棧道、雙子亭、荷花池、賞荷亭等景點,左側的微地形是百果園,春天百花齊放,秋天碩果累累。整個如意湖碧波蕩漾,萬荷爭艷,湖畔滿眼碧綠,鳥語花香,一幅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美景。
銀杏是觀賞樹中的長壽樹種,與對面的下沉式舞池相得益彰,與前面的戲水沙灘相映成趣,既可以滿足成人在舞池內翩翩起舞,又可以讓孩子們在沙灘內盡情娛樂。旁邊是古色古香的公共衛生間,但經過藝術處理,又好像是一座幽靜的庭院。林中小溪景區,由北向南延綿曲折,全長428米,到達晉國宮南面,由三疊瀑布流入如意湖。林中小溪完全和周圍渾然一體。
該縣水資源豐富,根據這一優勢,在小區建設中還營造了大片水面,一改北方城鎮所固有的干枯、黃土連天的面貌,打造出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小城鎮。
住宅建筑結合北方氣候特點,坐北朝南,道路南北東西正向。小區、廣場、大都圍合成庭院,校園建筑成排連廊,合理布局,順勢而建,一改北方建筑低而寬、老而古的“方盒子”風格,與舊城形成明顯反差,一座具有現代化特色的小城鎮已經亮相。
讓農民融入城市,真正感受到城鄉一體化帶來的幸福感,實現“市民夢”,是曲沃縣委、縣政府不懈的奮斗目標。據介紹,東城新區整個住宅面積,在2015年全部竣工后,將達到100萬平方米,僅陸延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的房屋就高達1183套。
以文化為驅動,不斷提升城市品位
文化決定一個城市的未來。曲沃縣歷史上曾是“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據之而稱霸”的古晉國之都,是農耕文明社會形態的典型。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曲沃縣委、縣政府以晉文化為支撐,大力實施“文化立縣”戰略,在東城新區綜合開發工程中,規劃建設了“一心一湖兩帶八大景觀”,形成了近300畝的公園建設面積,全部工程完工后,綠化面積可達155.2畝,綠化率可達54.%。
漫步在晉都公園,筆者看到,沃水瀠洄景觀從東北角至西南角約600多米,是公園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它像一條玉帶將沿途的寶瓶沃水、晉水觀魚、假山瀑布、匜水長流等景觀一一串起,寓意這方寶地自古就受到大自然的恩賜,水源充沛,地豐民富。匜,是曲村天馬遺址出土的特有文物,是古代王公貴族使用的一種酒具,寓意改革開放成果的美酒由全民共享。
在如意路西側的核心區域,投資5307萬元,正在建設的晉都文化中心占地23畝,建筑面積高達2.31萬平方米,有影劇院、圖書館、檔案館、文化館和老年活動中心等,工程全部竣工后將成為該縣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陣地,也是極具晉文化特色的地標性建筑。
由陸上的晉國宮和如意湖水中的文公舫,組成一個水陸相對的特色景觀。晉國宮是典型的春秋戰國時期建筑造型,青磚灰瓦,古樸厚重。文公舫造形仿古晉國戰船“旗艦”,古稱艅艎,乃古代的戰斗艦,水上巨無霸。還原在公園如意湖,重溫千年歷史故事,是游人休憩賞景的好去處。
古晉街市,也叫晉國街,位于如意湖東側,從北到南全長178米,坐東向西面湖,由沿街店鋪及30米寬的街道組成。沿街店鋪建筑型制和晉國宮一脈相承,青磚灰瓦。開店營業將會使人聯想到古晉國商業繁榮、國家富強的景象。
為提升城市軟實力和吸引力,曲沃還不斷改革創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東城新區晝夜堅守值班的縣環衛工人王勝利說:“去年夏天,每到夜晚,在東城有跑步的、有做廣播體操的、有民間藝人圍在一起唱小戲的、有全家拿著席子整夜納涼的,最多時達1萬余人,這里成了居民向往的休閑之地。”企業文化、社區文化、鄉鎮文化等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形成了“東城之夏”、“磨盤嶺之春”、“廣場文化活動月”等多個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文化品牌。
“目前,在曲沃東城新區買房置業的居民越來越多,再有兩三年,這里就發展壯大了,將是一座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標準頗高、居民青睞的現代化宜居新城。”縣住建局局長范輝民表示,屆時縣城總面積將擴大五分之二,縣城常住人口由現在的6.3萬人增加至10萬人。通訊員 王建先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