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閆璟) 2013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全市發改系統攻堅克難,統籌謀劃,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圍繞“率先轉型、全力跨越、建設文明開放富裕和諧新臨汾”的總體目標,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201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
精心組織謀劃,加快推進全市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在深入基層調研、同山西師大合作圓滿完成10個前期課題、五個專項規劃的基礎上,與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合作,對戰略規劃反復研究,組織有關研究人員和沿汾縣(市、區)發改系統人員赴外地考察學習,六易其稿,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會研究同意后,將上報省政府。同時協調完成了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內基礎設施項目的立項報批和資金落實工作。
強化項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千億元大關。認真落實“項目推進年”各項工作部署,預計2013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36億元,增長26%。一是項目儲備完成情況較好。儲備項目2567個,總投資2.1萬億元,為省下達任務(9632億元)的218%,位居全省第五。二是資金爭取力度較大。及時掌握了解國家和省項目投資信息,強化項目前期工作,全年共上報項目320項,共爭取中央和省項目資金14.億元,超過上年10%。三是重點項目建設進展較快。市政府確定的371項市級重點監測項目,當年計劃完成投資741.7億元,全年共完成投資881.4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18.%。
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發展。堅持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方向,著力構建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一是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整合重組。31座整合重組礦井竣工達產;實施了一批現代煤化工和煤電聯營項目,新增煤炭一半以上實現就地轉化;實施了28家焦化企業重組,全面完成焦化兼并重組任務,淘汰落后煉鐵煉鋼能力175萬噸;山西國電在安澤縣一期2×100萬千瓦大型煤電一體化項目已通過省發改委初可研評審。二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培育風能、光伏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實施新興產業項目104個,新興產業投資達到50.6%;推動奧特萊斯芭蕾雨、玉柴工業物流園區等現代商貿、物流項目建設,實施了廣勝寺、七里峪、仙洞溝等旅游開發項目,旅游收入持續保持20%以上增速。
推進節能減排,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國家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申報工作。牽頭組織編制了總體方案和六個專項實施方案,遴選支撐性項目,由省財政廳、發改委等省直部門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組對我市節能減排財政綜合示范城市方案進行了評審,為方案上報國家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批準、爭取成為第三批試點城市奠定了基礎。同時,今年爭取到省發改委撥付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款項8000余萬元。
抓住重點領域,促進改革有序推進。一是清理審批事項,下放審批權限。快速對接國家和省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研究落實我市擬定下放管理層級的行政審批權限事宜。已初步確定下放企業投資保障性住房項目核準、外商投資鼓勵類項目核準、企業投資項目備案、商品房項目核準、縣(市、區)政府自有資金建設項目等5項,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后將下發全市執行。二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渠道多層次為我市企業和項目建設解決融資難問題。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支持,市投資集團和堯都區投資公司各發行了15億元建設債券,名列全省11個市之首;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降低準入門檻,主動提供服務,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5.5%,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10個百分點。三是繼續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省定的古縣、鄉寧、蒲縣三個公立醫院試點縣的基礎上,增加了永和、安澤、吉縣、襄汾、曲沃、翼城六個縣開展試點工作。
積極綜合協調,促進對外開放合作。一是發展資本市場,推進我市100戶企業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牽線搭橋,促進各類外來投資基金、保險資金對我市中小企業投融資進行服務。二是深化區域合作,積極推進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試驗區申報工作。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即將得到國務院批復,臨汾百里汾河新型帶經濟發展戰略已納入其中。與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共同建立了區域開放與城鄉統籌基地。三是積極對外開放合作。與中建交通集團、中機集團、北京長城集團、北京新興重工集團等全國500強和知名企業洽談合作,目前,市政府與長城新盛簽署了煤炭集團組建和推進上市協議;與中建交通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中機集團、北京中天潤博集團簽署了項目合作協議,臨汾市河西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處置項目、臨汾市凈水廠等項目已經或即將啟動實施。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