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大寧縣的大街小巷,只見長街寬敞潔凈,樓房拔地而起,車輛井然有序,市場物流豐裕,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品牌效應日益凸顯,一座獨具魅力的文明縣城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大寧縣素有“小金殿”之美稱,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全力實施“生態立縣、林果富民、工業強縣”發展戰略的工作思路,堅持把文明縣城創建作為服務群眾、服務縣域經濟的綜合性工程來對待,狠抓特色布局,圍繞高標準、高起點搞好城市規劃,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全力推進“大城鎮”發展戰略,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城、生態園林城、衛生模范城,拉大城市框架,擴張城市規模,強化城市管理,注重綠化亮化,從城市面貌、人居環境、文化娛樂、思想道德等方面入手,呈現出了經濟蓬勃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去年,全縣有3個省級文明單位和24個市級文明單位順利通過驗收。
大寧縣委、縣政府按照建設山川秀美、衛生一流、空氣清新、風景宜人特色縣城的目標,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堅持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并重,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目前,已高標準完成城市道路拓寬改造和城南濱河路工程,城西路拓寬改造工程路面已形成,在縣城南山公園、北寨坡、人間坡建設生態林1000畝,栽植各種風景樹2萬株,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縣城的一道亮麗風景。
該縣廣泛開展了“文明縣城”、“文明單位”、“文明鄉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系列創建活動,建立健全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社會穩定,群眾安心。縣城居民人人動員,機關干部廣泛參與,整治市容市貌,規范交通秩序,清理環境衛生,集中綠化亮化。開展了交通秩序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杜絕了亂擺、亂放、亂貼、亂畫、亂掛現象,劃出了停車區、禁止停車區,增加了減速帶、斑馬線,城區交通秩序明顯改觀,公共場所秩序井然,娛樂場所管理規范,城市面貌明顯改善。
在營造優美人居環境的基礎上,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在全縣大力開展群眾性的文明創建活動,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縣廣電中心、新聞中心開設專欄,集中報道創建成果,宣傳創建典型。開展了創建市級文明縣城萬人簽名活動,發放“縣規民約”、“市民公約”、“八榮八恥”、“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等宣傳資料5000余份。加強了思想道德宣傳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文體活動,唱響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
縣委、縣政府堅持從基礎設施上抓起,積極發展文化事業,滿足群眾的需要,數字電視平移工程,新增付費頻道51套,增加至118套。農網有線電視數字化工程已竣工。“村村通”廣播電視通過了省文廣新局的驗收。舉辦了元宵節、“兩會”專場文藝晚會、各種節日書畫展,校園藝術節、攝影展、老年健身操比賽和第二屆“美麗大寧、激情夏日”消夏月廣場文化活動和“文明大寧和諧之聲”專場文藝晚會。邀請市眉戶劇團、青年蒲劇團來大寧演出60余場次,送電影200余場。開展了文化娛樂、網吧、歌舞廳等場所的“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檢查活動,規范了文化娛樂市場的秩序,確保了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利用春節、元旦等重大節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組織社火表演、焰火晚會、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在中小學校開展了“我的夢·中國夢”主題演講活動,組織文明單位舉辦了“靚麗大寧書畫展”,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面貌。認真組織排練了《大寧,我的家》形象歌曲,在大寧廣大干部群眾中及街頭巷尾廣泛傳唱,激發了全縣人民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和信心,昔日的“小金殿”煥發出勃勃生機。(通訊員 侯耀強)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