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磊)正值初夏、陽光明媚,走進浮山縣,耳聞目睹的是項目建設工地上穿梭的車輛,蔬菜大棚里農民的奔忙,街道兩旁拔地而起的高層樓房……近年來,浮山縣把推進縣域經濟的轉型發展作為解決發展后勁不足、發展方式不科學等問題的重要舉措,培育壯大尾礦開發、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做優做強現代特色農業,為轉型發展裝上了“新的引擎”。
新興產業為工業發展添活力。筆者在晉盛新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看到,一輛輛裝載微晶石的汽車緩緩駛出公司大門,將產品運往全國各地。“我們生產的微晶石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建材,無輻射,市場需求大,現在是供不應求啊!”該公司負責人自豪地說。晉盛新型材料的成功,正是該縣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浮山縣面對“一鐵獨大”的發展瓶頸,堅持把尾礦利用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工業轉型的重要路徑,把發展新興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頭戲,大力發展微晶石、透水磚、泡沫陶瓷、發泡陶瓷等新型建材,不斷壯大石材設備制造、電線電纜、風電等新興產業,積極引進智能電瓶車、定影膜等科技含量高、行業領先、競爭力強的新興優勢項目,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目前,浮山縣多元發展、多級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已初步形成:鴻豐達450立方錳鐵合金高爐年可生產25萬噸鑄造生鐵,實現產值10億元;投資2000萬元的恒偉混凝土二期工程已經竣工,年可生產商品混凝土40萬立方,實現產值1.5億元;投資2250萬元的滿興硅酸鈣板年產硅酸鈣板85萬張,實現產值2500萬元;中強煤焦電化材一體化園區的300萬噸洗煤、180萬噸焦化、2×25兆瓦發電等項目年內完成建設;與西班牙合作的石材加工設備、智能電瓶牽引車項目不僅開創了浮山縣中外合資的先河,更填補了該縣裝備制造業的空白;三利萬噸鉻系合金鑄球、太平洋礦用電纜項目即將試產;華潤風力發電項目,年內完成設備安裝。
現代農業為農業發展增后勁。浮山縣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圍繞“山下發展設施蔬菜,山間栽植核桃經濟林,山上壯大谷子產業”的指導思想,把谷子、核桃和蔬菜生產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突破口,大力發展谷子、核桃和蔬菜生產,并進行連片種植,規模經營,有效地避免了農業生產的盲目性和滯后性,使產業步上科學發展的軌道。該縣以米家垣萬畝谷子基地為依托,輻射周邊7個鄉鎮,建立了4.5萬畝的綠色谷子生產基地;與此同時,該縣設施蔬菜項目2013年已發展到1萬畝,總產量可達4037萬公斤,年總收入可達11840萬元;核桃方面,目前全縣共有核桃經濟林15.5萬畝,產值1.07億元。
浮山縣距臨汾市區僅30公里,生態優美、氣候宜人,并且是臨汾知名的“廚師之鄉”,系列面食品種豐富。為吸引大眾來浮山觀美景、吃美餐,該縣在原有張莊農業示范園區的基礎上,總投資3.3億元,從去年開始實施“印象田園”項目,全力打造以觀賞田園風光、體驗農事活動、感受民俗風情、品嘗農家飯菜為主要內容的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區。
循環農業成亮點。浮山縣玉杰食用菌循環產業項目,由當地著名民營企業家姚玉杰創立并投資建設。姚玉杰從事鐵礦、煤礦投資經營10余年,2011年順應“轉型發展”的戰略要求,退出資源產業投資領域,不到3年時間,投資1.2億元,先后注冊了玉杰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和玉杰飼料、玉杰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了萬噸食用菌鮮品、萬噸生物飼料、萬頭(只)養殖和3000立方沼氣、10萬畝玉米種植地4個項目,實現了“種植玉米——生產食用菌——加工飼料——發展養殖——利用沼氣——種植玉米”的循環發展。
目前,浮山縣已形成了以企業為主導、以基地為支撐、以農業合作社為紐帶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培育形成了神山土特產品加工、漢中洋核桃露、中寶脫水蔬菜、振強雜糧醋、玉杰食用菌等一大批農業轉型企業,不僅為浮山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更成為浮山經濟新亮點,帶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