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柴云祥)“30年來,苑秀華夫婦信守承諾,愛傾智障養子,譜寫人間大愛,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希望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爭做誠信行為的幫助者、支持者,使誠信道德行為在我市蔚然成風。”5月26日下午,臨汾誠信促進會會長陳保堂來到我市保障性住房小區——漪汾花園,看望了苑秀華夫婦,并為智障養子馬德海締送去了祝福。
1984年,苑秀華夫婦收養了一名男嬰。沒想到,這個孩子竟然是“先天性愚生兒”。當身邊所有親朋都勸他們把孩子送回去或送到福利院時,夫妻倆卻不約而同做出決定:把孩子留下來,并簽下了《夫妻協議》。約定不管將來海締患有任何疾病,都要盡其所有為他治療;不管將來家庭如何變故,都要將海締撫養到底。為了這一紙諾言,30年來,夫婦二人含辛茹苦,將全部的精力和愛心傾注在這個智障養子身上。2月16日晚,央視三套《向幸福出發》欄目播出了他們無怨無悔撫養智障養子的事跡。本報聯合臨汾誠信促進會于3月12日、3月19日,連續刊發了苑秀華夫婦的事跡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大寧縣紀檢委得知此事后自發舉行捐助儀式,為苑秀華夫婦捐款3850元。
苑秀華夫婦居住在50平方米廉租房,生活拮據。當他們得知臨汾誠信協會正在關注我市一名17歲白血病患者的情況時,當即決定通過誠信協會將自己收到的捐款再次捐出去。
陳保堂表示,苑秀華夫婦品德高尚、令人欽佩,30年不離不棄撫養智障養子,這一諾千金、無怨無悔是誠信精神的具體體現,他們將別人給他們的捐款再次進行捐助則體現了對社會的大愛。他們是高尚的人,感恩的人,有愛心的人。感恩是一種責任,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幸福。
陳保堂說:“苑秀華夫婦誠信道德行為十分可貴可敬,我代表誠信協會來看望一家人,不僅要深入了解他們,更要學習這樣的典型,下一步通過誠信協會的努力,宣傳他們的事跡,讓誠信、感恩和愛心在臨汾發揚光大,讓我市的精神文明之花更鮮艷。”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