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2月21日電(記者 程群)“對接東盟,物流天下”,這句宣傳語在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的沿途隨處可見。
11月30日,廣西欽州保稅港區(一期)正式通過預驗收。12月4日,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一期)順利通過預驗收。廣西欽州保稅港區(一期)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一期)都將于年底正式封關運作,這也標志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已初步成型。
區港聯動,物流體系逐步成型
“南寧與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北海出口加工區一同構建起完善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實現了南寧與欽州、北海、防城港的區港聯動。”南寧市商務局副局長蔡東陽說。
經國務院批準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國家支持北部灣經濟區在符合條件的地區設立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拓展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從去年5月到今年2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國務院就先后批準設立了欽州保稅港區、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南寧保稅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區也獲準拓展保稅物流功能。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的運作模式是以北海出口加工區、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等為沿海沿邊節點,通過南寧保稅物流中心這一核心樞紐直接面向西南地區乃至東盟國家的企業提供保稅物流服務。
蔡東陽介紹,“區港聯動”是指貨物在南寧報關后就已視同出口,再去欽州出口海外時則不需要再進行查驗或抽檢,可以直接辦理登船手續。“這意味著‘口岸分撥、多點申報、一次放行’的大通關、大物流模式將成為現實。”
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志勇說,出口加工企業如果入駐保稅港區,不同國家的零部件將可以直接在保稅港區內組裝,不僅為企業節省了貨物流轉成本,同時省去了進出口關稅和產品增值稅。
“泛北”合作,集聚效應日趨凸顯
作為對接東盟的前沿,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一直是“泛北”保稅物流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各方的努力下,“泛北”保稅物流體系建設一直在穩步推進之中,而隨著欽州保稅港區、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廣州南沙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等多個保稅區的建立和運行,一個功能齊全、完善的“泛北”綜合保稅物流體系也正加速成型。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