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范韶華)8月3日至5日,全國片區規劃編制領導小組成員、文本起草組組長、國務院扶貧辦外資中心副主任曹洪民帶領的國務院扶貧辦調研組一行15人,先后深入到我市吉縣、大寧縣,就呂梁山片區規劃編制工作進行調研。
當前,我市和全國、全省一樣,扶貧開發已經從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按照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的總體部署,我市吉縣、大寧、隰縣、永和、汾西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被列入呂梁山區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給以重點扶持。今年3月份,我市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統籌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建設的總體要求,精心組織呂梁山片區5縣按期完成了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10年規劃(2011—2020年)的編制任務。
調研采取入戶走訪座談、實際考察的方式,在了解片區整體貧困現狀的基礎上,充分了解片區扶貧開發面臨的共性問題和突出矛盾,準確把握片區扶貧開發的需求和方向,探討片區扶貧開發的成功經驗和模式,為下一步政策制訂和項目支持提供意見和建議。
8月3日,曹洪民一行首先來到了位于吉縣縣城北6公里處的吉昌鎮上東村。走進村民曹世全的家,庭院寬敞、窗明幾凈,曹洪民與曹世全嘮起了家常,詳細詢問他家的生產生活及經濟收入情況。當得知曹世全一家在政府鼓勵下,這幾年通過種植蘋果,2011年人均純收入3000元,其中蘋果收入占到90%,曹洪民臉上露出了笑容。緊接著,曹洪民又十分關切地問起了果園管理、技術指導、市場銷售以及農民增收等情況,上東村村委會副主任曹小林回答說:“在吉縣,農民只要種好蘋果,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用操心。產前、產中、產后,政府部門都會派專業人員上門進行技術指導。銷售更不用愁,政府幫著建冷庫,幫著果農推銷,現在吉縣的蘋果名氣可大了,產銷供不應求。現在村里家家都有果園,下一步,我們還打算到南方各省調查,開辟吉縣蘋果直銷渠道?!?
隨后,曹洪民一行又來到吉縣大山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這是一個以蘋果冷藏為依托,集信息、交易、物流、果農培訓、果商服務等產業綜合服務配套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交易市場。一下車,曹洪民就看產品、聽介紹,并深入果品儲藏庫參觀生產流程,每到一處都向有關負責人了解生產工藝和企業運行情況。在聽取有關介紹后,曹洪民對我市圍繞經濟效益較好的蘋果產業,規模發展,片區開發,發展豬-沼-果配套、果園節水、冷藏庫建設,使蘋果產業向產業化、有機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地方特色產業集群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曹洪民指出,目前,國家的扶貧開發進入了一個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新階段。通過本次調研,將根據實際掌握的有關情況,就呂梁山片區區域發展規劃進一步進行完善。
8月4日,曹洪民一行深入到大寧縣三多鄉樓底村實地查看了當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情況及現狀。隨后,還深入貧困農戶家中進行走訪,認真調查了解群眾生產生活、扶貧項目推進情況,仔細詢問了農戶的生產生活、家庭收入、子女上學就業等情況,廣泛征求廣大農戶對扶貧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在大寧縣有機蔬菜示范園區,曹洪民一行進大棚看長勢,入農戶話民生,與菜農親切交談,認真了解大棚建設資金投入、市場銷路和效益情況。該示范園是依據縣委、縣政府“沿川萬畝大棚蔬菜全覆蓋工程”的產業發展思路,利用片區開發板塊推進項目資金新建的一座有機蔬菜示范園區。該園區規劃占地100余畝,投入扶貧資金866萬元,并整合水利、交通、電業等部門資金,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科技支撐,修建了占地2693平方米的現代化智能溫室一座,新型鍍鋅鋼管大棚60個,日光溫室暖棚30座。今年該園共引進水果黃瓜、金瓜、櫻桃柿子、紫甘藍、五彩椒等10余種新品種并試種成功。通過園區的示范帶動,大寧縣設施蔬菜產業逐步向規?;?、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方向發展,今年共有1000多戶農民從事設施蔬菜生產,人均收入達到2500元,戶均收入可達1萬余元。了解到這些情況,曹洪民十分高興,對該園區“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集新產品試種推廣,產業帶動、技術服務、銷售、育苗、培訓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體系,帶動全縣1000多農戶種植蔬菜大棚的做法連連稱贊。
調研結束后,8月5日上午,呂梁山片區規劃編制臨汾座談會召開,副市長陳小洪出席座談會。座談會上,調研組的專家學者圍繞片區發展總體思路、戰略定位、空間布局、基礎設施、生態建設、政策需求以及面臨的特殊困難等內容,與市直有關部門及呂梁山片區內的西山5縣負責人進行了交流座談。
曹洪民希望臨汾市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此次呂梁山片區規劃編制的前瞻性、綜合性、戰略性和約束性,在規劃編制工作中,要摸清情況,找準原因,統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確重點,切實做好呂梁山片區規劃編制工作。曹洪民表示,調研組將會對臨汾市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深入研究討論,在編制規劃過程中,廣泛征求相關部門和專家的意見,不斷加以完善和創新,盡快形成科學合理的《規劃》,并使其早日實施,全力推動呂梁山片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