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手捧獎狀
臨汾新聞網訊 “老師給我送書來啦!”“老師,真想你呀!”“老師,我想回學校了!”……3月5日上午,襄汾縣眾多小區(qū)和村鎮(zhèn)陸續(xù)有學生收到一個大大的紅色袋子,袋子上“襄汾縣職教中心”的字樣十分醒目,令他們十分開心。原來,這是襄汾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的老師們帶著提前分裝好的新課本、備考資料和月考獎狀,驅車來到一個個小區(qū)、一個個村鎮(zhèn),把一包包學習資料送到了一位位高三學子手上。
同學們看到校領導和老師來給他們送書,都很激動。193班吳茜茜同學看到老師脫口而出:“老師,你們辛苦啦!”195班張文珊同學拉著老師的手說:“老師,還是回學校好。”更多的同學則是關切地問:“老師,什么時候開學呀?”領取了月考獎狀的同學更是喜上眉梢,原以為“云考試”收到的只能是“云獎狀”,沒想到捧上了真獎狀。獎狀閃著光,學生樂開花。看到臉上掛著笑容的同學,老師們也發(fā)自內心地高興,除了了解同學們在家的學習狀況,臨走時還不忘叮囑他們:“在家不能放松學習哦!”“規(guī)劃好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好好努力,我看好你呦!”
當日,該校共組織30余位教職員工奔赴縣城17個小區(qū)、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為高三學生分發(fā)資料包376個、頒發(fā)獎狀136張。從早上8時出發(fā),一個上午很快過去了,因有的鄉(xiāng)鎮(zhèn)離城較遠,他們回校時已經下午2時多了,午飯都還沒有吃。問到累不累時,副校長秦艷峰笑笑說:“老師們堅守‘直播間’,咱們就抽個空,當了一回快遞員。”王林柱老師說:“這有啥的,給學生送課本送資料,這是咱當老師的責任,應該的,應該的。”
襄汾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yè)學校、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也是2019年度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該校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小組,全校53位班主任建立53個家校群。通過53位班主任和3000余名學生“大手牽小手”“小手拉大手”的行動,輻射到3000多個家庭,建立了“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育人一線陣地。本著“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的原則,全體教職工用愛心、責任心和專業(yè)知識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身離心不離的“空中課堂”,保障高三年級從2月1日起實行線上教學,高一、高二年級從2月10日起線上教學。各科教師依據學科特點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網絡教學活動,通過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智慧職教云課堂、沃米易學云課堂、無限寶課后網等多種平臺,將知識傳送給學生。云升旗、云班會、云月考、云誓師大會,充滿了儀式感,提振了學生學習精神,鼓舞了學生學習士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然而,隨著開學日期推遲,時間進入三月,本是陽光明媚、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同學們還不得不在家里抗疫,真有些受不了。不少同學給老師發(fā)來微信,“老師,好郁悶啊。”“老師,昨天和媽媽吵架了。”“老師,想念在校的日子。”班主任們發(fā)揮聯結學校、學生與家長的橋梁紐帶作用,化身“知心姐姐(哥哥)”,依托校心理中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對延期開學造成的學生居家心理焦慮及時干預;號召學生進行居家鍛煉、勞動實踐……
線上的關心不如線下的行動。職教中心主任王俊亮了解到,放寒假時很多學生的資料筆記沒帶回,而新學期的課本也沒領上。學生沒有課本、資料就相當于在戰(zhàn)場上沒有武器,怎么能打贏對口升學戰(zhàn)?既然如此,不如送書下鄉(xiāng),把學校的關愛和鼓勵送到學生心田。他的建議一經提出,教職工拍手稱贊,一致表示,不但要“送書下鄉(xiāng)”,還要“送獎到手”。“送書下鄉(xiāng)”就是為了讓學生安心學習,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送獎到手”是將3月1日的高三線上云考試落到實處,遵循學校一貫堅持的“攻心勵志”教育原則,為學生送獎狀、送溫暖,學生自然會“不待揚鞭自奮蹄”……
特殊時期,特殊舉措,自然有特殊效果。果然,同學們收到資料后十分感動,學習的勁頭兒更足了,家長也是喜出望外,對學校的做法大加贊賞。一位家長陪著孩子領取了資料,動情地說,一定會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陪伴好孩子,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3月6日至10日,該校又給高一、高二學生發(fā)放了新書。
追求卓越的襄汾職教人相信,只要矢志不渝、心無旁騖、全力以赴,無論是疫情阻擊戰(zhàn)還是高考攻堅戰(zhàn),他們都將贏得最后的勝利。
記者 郭璞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