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從無人機光影交織的夢幻軌跡,到太陽能月球車的科技漫游;從“數字炸彈”的智慧較量,到團隊競技的默契協作;從繪畫的色彩揮灑,到書法的筆墨韻味……7月21日至25日,堯都區水塔街道辦事處龍潭社區開展的青少年暑期公益系列活動涵蓋科技創新、體育、美育三大領域,為社區小朋友帶來了趣味與驚喜交織的獨特體驗,讓他們在歡聲笑語中收獲成長。
體驗激興趣 科技啟夢想
7月24日,龍潭社區熱情邀請轄區小朋友參與科學小實驗體驗活動。通過太陽能月球車實驗與無人機體驗,從理論原理的深入探究,到親自動手實踐操作,為小朋友們開啟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
活動伊始,科學老師趙玉坤用生動的語言和直觀的演示,介紹了我國“玉兔號”月球車的構造與特點。當講到“玉兔號”在月球表面巡視探測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不時發出驚嘆。動手環節中,孩子們化身小小工程師,專注組裝太陽能板、微型電機等部件。擰螺絲時,有的孩子手指發紅也不肯放棄;連接線路時,小心翼翼按說明書操作;固定太陽能板時,反復調整角度力求最佳……當親手組裝的月球車在陽光下啟動,車輪滾動的瞬間,孩子們興奮歡呼:“我的小車跑起來了!”一張張洋溢著成就感的笑臉,成為活動中最動人的畫面。
“我們希望通過這類活動給孩子們埋下熱愛科學的種子。”趙玉坤說,“一塊太陽能板的轉動,或許就能激發他們探索宇宙的夢想。”
隨后的無人機體驗將氣氛推向高潮。“小飛01”靈活翻滾盤旋,“足球無人機”圍著空中足球打轉,“圈圈無人機”穿梭于懸掛圓環,引來陣陣歡呼。“無人機能幫拿快遞嗎?”“足球無人機又是怎樣進行比賽的?”……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對眼前的一切充滿好奇,紛紛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則巧妙地運用形象的比喻講述復雜高深的前沿科技知識,使一個個問題都得到了清晰的解答。
運動塑身心 團隊聚合力
“已經非常接近了,大家一定要小心‘炸彈’數字哦!”……7月22日上午,張麗莎老師的話音剛落,孩子們歡快爽朗的笑聲瞬間充滿了整個活動空間。
這場“好家風·悅生活”公益活動,巧妙地將體能鍛煉與品格塑造完美融合在一起,讓孩子們在盡情娛樂的同時,不僅增強了身體素質,還極大地提高了團隊協作意識。
活動在趣味十足的“數字炸彈”游戲中熱鬧開場。老師提前確定了一個神秘數字作為“炸彈”,勇敢大膽的小朋友們踴躍說出自己猜測的數字:“90”“70”“39”……隨著大家不斷猜測,數字范圍逐漸縮小,靦腆的孩子也主動加入。猜中“炸彈”時,眾人歡笑拍手,緊張化為輕松。“這個游戲能激活運動神經和思維,為后續活動鋪墊。”老師解釋道,簡單互動既完成動靜轉換,也培養了專注力與規則意識。
隨后的“口令游戲”“合作推車”“搶凳子”等比賽接連展開。“口令游戲”中,孩子們根據指令做相反動作,反應快慢間引來善意笑聲;“合作推車”時,兩人一組喊著口號協調步伐,展現團隊力量;“搶凳子”環節,孩子們緊盯目標快速反應,鍛煉能力的同時培養了競爭意識。
這場活動讓孩子們在奔跑中強健體魄、在協作中理解互助、在挑戰中學會堅持,將團結、堅韌與樂觀的種子播入心田,為社區增添蓬勃生機。
書法凝氣韻 彩繪綻童心
“這是我畫的會飛的鯨魚,它帶著星星在海里游……”7月25日9時,在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繪畫活動室里,油畫框與丙烯顏料構筑起一片創意天地。
活動期間,龍潭社區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設置繪畫與書法內容。繪畫室里,孩子們化身小藝術家,用五彩畫筆揮灑靈感:構思時蹙眉沉思,落筆時專注自信。有的畫海底世界,有的繪太空城堡,還有的用抽象線條表達喜悅。“美育的真諦是保護原始創作的沖動。”竹蕾老師說,“當孩子驕傲地說‘這是我畫的’,那份快樂無可替代。”
書法教室中,時光沉靜。“手腕穩、呼吸勻,橫要穩。”孩子們認真聆聽,仔細觀察筆畫結構,模仿筆鋒神韻,從“人”字到“家”字,一筆一劃書寫,在墨香中感受文字魅力。社區構筑的美育課堂,為孩子們提供了涵養心性與釋放創意的平臺,讓他們在藝術滋養中快樂成長。
“孩子們的笑臉是社區工作最珍貴的勛章。龍潭社區始終把青少年成長放在心上,這次暑期公益系列活動,就是想讓孩子們在‘家門口’觸摸科技的溫度、感受運動的活力、品味藝術的魅力。”龍潭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張寶倩說,“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整合資源、創新形式,讓社區真正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樂園、學習的沃土,讓每一個假期都充滿意義與歡樂,讓‘趣’與‘樂’陪伴孩子們走好成長的每一步。”
記者 郭秀婷 實習生 趙俞翔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