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城鄉衛生綜合整治,城市形象得到整體提升。近年來,霍州市緊緊圍繞創建文明和諧城市的目標,不斷加大城市開發建設力度,實施城市重心東移戰略,完成了城東新區主干道路、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拉大了城市框架。該市總投資3億元的鼓樓東街、鼓樓南街開發建設工程,已完成投資1.9億元,23棟樓座封頂;投資5億多元實施了天然氣接入、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以及集中供熱擴戶、煤氣低壓管線改造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市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0萬平方米,熱化率達到38%;特別是超常規運作,用三個半月就完成天然氣接入工程,實現擴戶2000戶,使全市氣化率達到46%;投資800萬元,實施了高速引道和市區8條主要街道、20多座沿街建筑的美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在改善生態環境中,該市連續三年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大行動,全市新增環衛人員近200人,新建垃圾池3000多個,新增垃圾桶500多個,購買垃圾清運車、噴霧灑水車10余輛。同時,在城區主街道推行“垃圾不落地工程”,由“一天一清運”變為“一天兩清運”,實現了垃圾清運“全封閉收集、落地清運、日產日清”;開展了“拉網式、無縫隙”環境整治行動,在重點商業街全面取締店外經營活動,清理櫥窗廣告,粉刷房屋墻壁;采取“五戶聯包制”,嚴格規范夜市市場,使得城鄉面貌得到根本改善。
另外,該市依法強制取締汾河沿線3公里范圍內的60家洗煤廠和118家腐殖酸加工企業,煤焦、電力等企業全部安裝了擋風抑塵和噴淋設施,20多家重點企業全部實現了在線監測。他們還啟動投資4380萬元的矸石山治理工程,恢復地貌近千畝;完成了投資1300余萬元的南澗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尤其是政府牽頭組織、企業“認建認養”,投資1.2億元,強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完成造林3萬多畝,通道綠化54公里,栽植各類樹木100余萬株,城區新增綠化面積2.8萬平方米。2009年,霍州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14天,再創歷史新高。
為了給廣大市民營造文明、祥和、有序的生活環境,該市緊緊扭住交通秩序、治安秩序、市場秩序整治三個重點不放松,堅持教育引導和管理并重,常規工作和專項整治相結合,大力推進城市交管隊伍的正規化建設,推行責任追究制,實行事故處理工作的“陽光作業”機制;針對市區內各主要道路交叉口和學校門口車輛較多、人員集中的現狀,安裝了限速帶,新刷了交通標識線,增加了交警力量;集中開展了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在全社會普遍形成了違章必查、違法必究的高壓態勢。突出城市治安整頓,對“兩節”、“兩會”、國慶以及各個敏感日期間的社會治安進行重點防范,加大公安行政管理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著力維護市場秩序,對各種集貿市場進行分類劃區,分片管理,取締了臨街亂設攤點和店外經營的現象;強力打擊各種非法經營活動,對合同欺詐、虛假廣告、商標侵權、非法傳銷等行為進行了重點打擊,對食品安全和文化安全進行重點維護,對集貿市場、超市、經營門店進行了集中檢查。
霍州市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工作來抓。他們不斷完善119消防保障機制,配齊消防車輛和器材裝備,加強執勤訓練,嚴格內部管理;建立110快速反應機制,成立110監控指揮中心,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構建嚴密的社會治安防控網絡;完善122事故處理機制,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月”、“交安法規進萬家”家庭知識競賽、“交安法百米長卷簽字”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確保了交通安全和道路暢通;完善了120醫療保障體系,多家醫院配備了專用救護車,并安排專人全天候值班;完善了社會保障制度,成立了臨汾市首家職工幫扶維權中心,對全市四類貧困家庭學生和農村80歲以上老人實施幫扶救助工程。2009年,該市安置城鎮就業人員5000余人,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5000余人;參保社會發放率達到了100%,全市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0%以上。
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為和諧城市創建添彩。2009年4月底,霍州市成功舉辦的第五屆“中鎮霍山·華夏州署”旅游節,既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又擴大了霍州旅游的對外影響,提升了霍州的知名度。該市還積極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活動,先后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萬人簽名、《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知識競賽、公民道德歌詠比賽、“爭做健康向上文明的小公民”圖片展等活動。他們還建成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重新修繕了烈士陵園,建立了“霍州革命斗爭紀念館”,并在市檔案局開辟了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積極打造廉政文化,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本報記者 許麗)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王友明《永恒的母愛》榮登中國散文榜
下一篇: 寒假前最后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