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民辦學校尤其是有小升初任務的民辦學校招生工作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無序競爭、重復選拔、生源失衡、超規模招生、亂收費以及招生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大量存在,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日,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并于5月26日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下決心整治規范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招生秩序。那么,這一政策的具體辦法及其流程是怎樣的呢?
“六公開”、七統一”整治招生亂象
規范民辦學校小升初招生工作,核心要求是依法治教,整治招生亂象。本著服務社會、服務學生家長的原則,市教育局設立市直管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網絡平臺,并通過網絡平臺實行“六公開”、“七統一”。
“六公開”是:公開市直管各民辦學校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和年度招生名額、年度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年度面試辦法、年度錄取結果。
“七統一”是:統一報名窗口、統一報名時間、統一確定面試資格、統一面試時間、統一公布面試結果,統一確認錄取、統一注冊學籍。
實行“六公開”、“七統一”后,所有希望到市直管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在市局所設網絡平臺選擇就讀學校并報名,各民辦學校不再單獨接受學生報名,未參加網上報名的學生不得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報名結束后,市教育局對報名學生進行資格審查,并按各學校選擇的面試資格確認辦法確定面試學生名單。在此基礎上,按市教育局規定的時間,由各學校組織完成面試,并通過市教育局網絡平臺公布面試結果和擬錄取名單。之后,各學校使用市教育局統一印制錄取通知書,加蓋學校公章,通知學生辦理入學手續。
生源區劃分體現均衡原則
市直管民辦學校應服務于全市,面向全市招生,適度均衡生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生源過于集中。
市直管民辦學校面試資格人數的確認,實行劃區域按比例分配的辦法進行,全市共劃分4個片區:堯都區、堯都區以外的6個平川縣市區、東山3縣、西山7縣。
每校在每個片區的面試人數,以當年小學畢業生人數與民辦學校招生規模為基數,確定合理比例,按比例劃分。
2013年全市小學畢業生合計53977名,其中堯都區(含臨汾經濟開發區,下同)11095名,平川6縣27611名,東山3縣3427名,西山7縣11844名;4個片區占全市小學畢業生總數的權重依次為20.56%、51.15%、6.35%、21.94%;各民辦學校在每個片區的面試人數按“招生人數×各片區權重×4倍”的計算方式進行分配。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愛心義診送健康
下一篇: 打好考前心理戰 輕輕松松上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