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報熱線火爆異常,家長們不斷打來電話,稱自己的孩子難以就近上初中。“小升初”還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為何難“升”呢?到底有多難“升”?7月9日上午,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在解放路學校門口見到一位外來務工人員“小升初”的家長,讓我們一起傾聽他孩子“小升初”的難“升”事——
A 奔波考試
時間:6月下旬及7月初
考試中學名稱:九中、六中、四中、光明中學、臨鐵一中及解放路學校
考試地點:堯都區城內各個學校
幾年前,浮山縣的郭先生來到堯都區做小生意。今年,他的大兒子該上初中了。從6月份起,他們一家人的神經就緊繃起來,先是參加了“小升初”搖號,報了同盛高級中學和新華中學,但均沒有被錄取。
后經多方打聽,大兒子先后參加了臨汾九中、臨汾六中、臨汾四中、光明中學、臨鐵一中及解放路學校組織的考試。
B 無期等待
時間:6月20日左右上午8時30分
中學名稱:解放路學校
考試地點:臨汾二中
考試科目:語文、數學、英語
他們現租住在臨紡家屬院,解放路學校離家較近。6月初,他到學校為孩子報了名。幾天后,該校通知考試。孩子按期參加考試,試后自我感覺良好。
郭先生說:“從孩子六年級畢業考試成績看,他的成績不會低。”但他們心里也沒底,能不能錄取,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據他本人描述,考試后兩天,該校先后錄取了兩批學生,為考試成績在1至80名和81至160名的學生。當時,他聞訊趕到該校,只見一個老師手中拿著一張紙念著學生名字,念到的學生家長去交錢,名單上沒有名字的人一律不允許進入。
“學校沒有公布成績,也沒有公布被錄取的學生姓名,沒有被錄取的學生是繼續等,還是另辟蹊徑?”郭先生一頭霧水,他現在也沒心思做生意,總想著孩子上學的事情,幾乎每天都要去學校跑一趟,手機也不敢離身,總怕學校會打來電話。
此時,他再次給解放路學校打電話,要么是無人接聽,要么話筒里的聲音仍然是“您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該校門口也聚著三三兩兩的家長在咨詢,而門口看工地的大爺一無所知。
C 個別“中標”
時間:7月初 下午15時左右
中學名稱:臨鐵一中
考試地點:臨鐵一中
雖然郭先生已經記不清考試的具體時間,但他還清楚地記得,這一天,大兒子上午參加了臨汾六中的考試,下午參加了臨鐵一中的考試。這兩所學校及臨汾四中均考了兩門,為語文和數學;光明中學考了一篇作文,為不少于500字的自我介紹。
這6所中學選拔考試后,郭先生只接到臨鐵一中一所學校的錄取電話。但他們夫妻覺得,臨鐵一中離家太遠,僅僅是從家到學校,孩子大約就得走20多分鐘。初中不像小學,課程多了,上課時間也長了,如果要上晚自習的話,來回奔波太累。雖然不想讓大兒子跑那么遠去上學,但離他家僅幾分鐘就能走到的解放路學校也沒有音訊。這該等不該等,他們夫妻左右為難。
上個“小升初”咋就這么難?!這幾乎成了今年“小升初”家長們的共同感慨。往年這個時候,小升初”學生要么已經被民辦中學錄取,要么正在安心等待公辦中學劃片錄取入學。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長無奈地說:從今年6月份起,我市首次實行了民辦中學‘小升初’搖號報名,教育部門稱此舉旨在讓教育均衡發展,大家翹首期盼;僅僅過了10多天,不少公立中學開始效仿往年民辦中學的做法,讓片區內的學生參加考試,再擇優錄取。那沒有錄取的孩子怎么辦?為何義務教育階段還要搞出這么多花樣?為何這制度越改,孩子們的學越難上?”這些學生到底能不能就近、劃片入學?不能入學的學生又會怎么辦?本報將予以關注。(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補充葉酸 確保胎兒正常發育
下一篇: 簽約“保過班”真能無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