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一幅古樸生動的民風畫卷

2013-08-01 10:33:59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史稱平陽,是帝堯建都之地,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物華天寶、人文薈萃,在中國傳統的文化結構中,積淀十分豐富。10萬年前的丁村文化遺址、1萬年前的吉縣柿子灘古人類遺址、4000余年前的堯都陶寺遺址以及侯馬晉國新田都城遺址,皆在這塊土地上展示了歷史的光彩。在平陽大地的古文化搖籃里,民間歌謠猶如田園中的束束野花,花開春夏秋冬,香飄天地人間;又如夜空中的滿天繁星,燦爛奪目。通過挖掘、整理《平陽歷史歌謠》這本新作,就為我們展示了晉南地域一幅生動古樸的民風畫卷。
流傳在平陽的民歌、民謠,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是民間文學中的一種韻文作品,是人民群眾用最熟悉的傳統形式創作和流傳的最有民族性的民間文學作品。它通過口頭創作和流傳,反映了社會歷史的面貌,反映了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喜怒哀樂,反映了人們的生活、勞動、愛情和宗教信仰,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早在帝堯時期就有《擊壤歌》《康衢謠》等歌謠在平陽大地傳唱。我們翻開清人沈德潛《古詩源》一書,書中記載的中國最早的詩歌就是《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緊隨其后的就是《康衢謠》:“立我烝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這兩首歌謠從不同側面歌頌了帝堯“協和萬邦、平章百姓”的功德,反映了當時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至今在堯都區的康莊村還立有擊壤處的石碑。《詩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詩歌文學的光輝典范。它共收集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500余年的詩歌305篇,其中“國風”160篇,這是詩經的精華所在。“國風”就是當時的君主派官員從15個諸侯國采集回來的民歌、民謠,用來觀民風、知民情。在“國風”中的“唐風”、“魏風”就是采自古平陽晉南一帶的民歌、民謠。到了漢代,民間文學中的民歌、民謠再起高峰。兩漢的樂府詩主要由朝廷的樂府系統或者具有樂府職能的音樂機關收集而來。通過漢代樂府的收集、整理、加工,這樣才使許多民歌、民謠流傳下來。比如漢樂府民歌中的《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等作品,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詩歌發展中的重要標志,特別是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標志著民歌藝術發展到了一個高度成熟的階段,開創了古代敘事詩的優良傳統。這些作品經過文人加工,被冠以文人作品、宮廷作品,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司馬遷著的《史記》中,同樣也處處閃耀著民間文學的光輝,這與作者的生活經歷分不開。司馬遷著《史記》前曾旅游全國各地采風,因而《史記》的語言文字在吸收運用歌謠方面,十分成功地采用了大量民間口語,使語言通俗易懂。比如《魏世家》中的“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李將軍列傳》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至今都膾炙人口。這些作品說明了民歌、民謠的價值,民間文學的價值。無疑民歌、民謠是文學創作最初的起源和初級階段,同時也印證了民間文學對文學的起源做出了巨大貢獻。
《平陽歷史歌謠》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這本書共收集了歷史歌謠集錦82篇。這些作品從內容上說,既有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長篇敘事歌謠,也有短小精干的短篇抒情歌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比如《山西米糧歌》就是一篇在山西文學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的長篇民間敘事歌謠,是近百年來在晉南廣為流傳、影響極大的長篇敘事歌謠。它如實記錄了清末光緒三年(1877年)發生在山西的200年不遇的特大旱災,而且波及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山東等省份,史稱“丁丑奇荒”。災害的范圍之廣、人口之眾多,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這篇歌謠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藝術特色。《堯廟會大風歌》和《鄧莊鎮水災歌》則是反映了歷史上發生在堯都區堯廟鎮和襄汾縣鄧莊鎮的風災、水災等自然災害,是珍貴的臨汾氣象資料,同時也為研究縣域經濟和商業歷史狀況提供了新的重要史料。《土門人民逃難記》則是一篇聲討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檄文,歌謠中如實反映了在日軍侵華期間,在當時的臨汾縣土門鎮殺人放火、殘害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洪洞縣晚清長篇敘事民謠《福香媽哭夫》是發生在清末石止村的一個真實故事,是洪洞縣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也是民間文學作品中的珍品,反映了清末的社會狀況和洪趙地域的文化特質。《盼盼子三代興衰記》則是一篇戒賭長歌,寫的是清末民初臨汾縣伍默村一個家庭的興衰實錄。《活鬧七》則以其故事的傳奇和詩歌的通俗,反映了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臨汾的社會狀況和風氣。歌謠是對當時封建、半封建社會的一種控訴和諷刺。《生意人苦情歌》正是反映了一個鄉村少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業都市的出現,從農村進入城市商鋪學徒當“相公”的艱辛經歷,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民國初年舊社會農村的經濟狀況和平陽古城的商業狀況。從收集的歌謠內容看,有一些反映青年男女愛情、民風民俗、歌唱歷史人物和傳說故事等,還有一些是反映人民革命斗爭的內容。比如,紅軍東征到永和以及抗日斗爭方面的歌謠,都有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
《平陽歷史歌謠》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從藝術特色上看,歷史歌謠體現了原汁原味的、傳統的、樸素的藝術風格,也就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原生態的民間文學作品。民間歷史歌謠常常被譽為口碑文化,因為它是人們用口耳相傳方式為表現手段的一種藝術。人類還沒有創造文學的時候,已有了口傳的民謠,在文字產生后仍然保持了自身的藝術性,即口語化性質,也就是保持了簡單明了、樸素易懂的表現方法和朗朗上口、合轍押韻的語言藝術特點。而且歌謠運用了大量的晉南一帶的方言和群眾口語,體現了民謠的集體創作性、流傳變異性和地域特色。歌謠與書面文本相比較,口語化、通俗化的特點更具有藝術的鮮活性和生動性。
《平陽歷史歌謠》也體現了其積極的社會價值。這是因為民歌、民謠一般都有深刻的社會教育意義,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勞動和生活中的經驗總結與智慧結晶。從這個意義上講,歷史歌謠也是警世之謠,它向人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告誡人們要崇尚中華民族勤勞節儉的美德,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在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收集了經典歌謠解讀9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側重分析了相關歌謠的社會價值,見解獨到、發人深思。今天我們研究臨汾歷史歌謠就是為了進一步認識和了解民間文學藝術的社會地位、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從而自覺發掘、整理、加工、提高民間文學藝術水平,創造運用于現代社會的、新型的、先進的民間文學藝術,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把文化研究與文物保護相結合、與旅游開發相結合、與宣傳普及相結合,進一步增強臨汾的文化軟實力,使其更好地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更好地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平陽歷史歌謠》一書的編輯出版,既填補了臨汾市三晉文化研究在民歌、民謠、民間文學領域研究的一項空白,又對民歌、民謠進行了系統的挖掘整理,做到了學術性、史料性、知識性的統一,是一項很有質量的文化研究成果。特別是堯都區三晉文化研究會根據市三晉文化研究會的安排,在古平陽歷史歌謠的挖掘、整理、研究、編輯過程中下了大工夫、大氣力,而且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進一步提高了民間文學的研究質量,推動了地方歷史文化的宣傳普及,達到了古為今用的目的。各縣(市、區)三晉文化研究會都要學習堯都區三晉文化研究會的做法,要從本縣(市、區)文化資源和特點出發,積極主動做好傳統文化的開發、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努力實現文化跨越發展,加快建設文明開放、富裕和諧新臨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系臨汾市三晉文化研究會會長、原臨汾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合心)

責任編輯:邱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南乐县| 宝丰县| 宁陵县| 绵阳市| 隆林| 榕江县| 灵璧县| 镇坪县| 深水埗区| 元氏县| 自贡市| 东辽县| 金塔县| 咸丰县| 环江| 寿宁县| 荣昌县| 怀来县| 景德镇市| 芒康县| 巴里| 中西区| 锡林浩特市| 施甸县| 杂多县| 太谷县| 苏尼特左旗| 彰武县| 洪泽县| 杭锦后旗| 邵武市| 乌拉特中旗| 中超| 永昌县| 鄄城县| 莆田市| 玉屏| 漯河市| 久治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