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茂)堯都區喬里鎮北永安村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村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這里發現的北永安遺址,根據采集的泥質灰陶罐、繩紋灰陶筒瓦等殘片被確定為漢代。在這個古村落里,還有被村民稱為鎮村之寶的精美“石塔兒”。可惜的是,石塔兒已于數年前丟失。近日,記者前去探訪精美石塔兒丟失之謎。
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丟失石塔兒的所在地。石塔兒位于一戶村民院落外的麥地旁。記者來到石塔兒的原址后,只見荒亂的雜草遮掩著一個磚砌的高臺。村民介紹,石塔兒原來就在磚砌的高臺之上。
石塔兒已經丟失數年,到場的幾位村民已無法記清確切的丟失時間,只是根據記憶描述道:當時是個麥收季節,石塔兒丟失時壓倒了一大片麥子。”雖然數年未見石塔兒,但不少村民依然記得石塔兒的樣子。據村民介紹,石塔兒有兩米多高,為純青石結構,石塔約有5層,下粗上細,底部最粗,稱蓮花狀,底座上刻有不少文字,每層為一六面的石柱和石柱上面的圓形石盤組成,每層石柱的六個面均雕刻著精美的人物石刻,頂部為石帽,造型精巧美觀。還有村民用文字這樣描繪道:石塔兒造型別致,人物栩栩如生,可與龍門、云崗的部分石刻相媲美。
就是這樣一座精美的石塔兒,卻被人盜走了,談到被盜的石塔兒,在場的村民無不惋惜。讓人想不到的是,石塔兒竟有兩次被盜的經歷。“那是1999年,石塔頂端的精美石帽被盜。”該村黨支部書記鄧興連介紹,石帽丟失一兩年后被人送回到村中。大概夜里1點多左右,有村民聽到咚的一聲響,第二天起來時發現石帽被丟在村里的道路上。”后來,他組織幾位村民用平車把石帽拉到石塔兒前并將其安放到原來的位置。第二次丟失大概是2011年左右,這次兩米多高的石塔兒被人全部盜走。雖然丟失時間沒有人能記清楚,但有村民確切地說,丟失時間不超過5年。
據了解,北永安村所丟失的石塔兒附近曾有一座古老的娘娘廟,但現在廟已經不見了。現存的有關石塔兒的照片也已很難找到,精美的石塔兒成了不少村民的難忘記憶。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美好臨汾 巾幗建功
下一篇: 臨汾健兒驚艷省特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