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首批國家“非遺”項目翼城花鼓發展紀實

2014-12-11 08:55:11 來源:臨汾新聞網

翼城縣悠久的歷史、優越的自然條件及源遠流長的文明,積淀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其中許多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活躍在唐堯大地上。大浪淘沙,翼城花鼓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見證了唐堯文化的發展,作為文化“精髓”在當地廣為流傳,曾在2006年就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2008年被文化部譽為“花鼓之鄉”。

翼城花鼓是我省鼓類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傳統舞蹈表演藝術,是集中國傳統樂器、歌唱、舞蹈、雜技于一體的民俗藝術表演,展現的是一種力量美,動作粗獷、節奏歡快、情緒激烈、風格淳樸,表演形式豐富多彩,節奏活潑明快,氣勢恢宏,在眾多傳統民俗舞蹈中獨具一格。

傳統技藝獲新生

近年來,翼城縣對花鼓的保護和發展極為重視,并將其列入該縣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成為當地文化興縣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該縣多次就翼城花鼓的現狀、面臨的困境、發展趨勢等進行專題研究,明確提出了翼城花鼓要走品牌化、產業化、市場化之路的戰略構想,并制定了給政策、給人力、給物力、給財力的“四給”方針。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為翼城花鼓的傳承、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使花鼓的生存環境有了根本改善,逐步進入發展快車道。

傳承非遺,必須要有自己的陣地。2006年4月翼城縣文化館就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集科研、教學、展演為一體的“文化館花鼓藝術教研培訓基地”。

“培訓基地建成初期由于考慮到翼城花鼓傳承人年事已高,其掌握的技巧可能隨時面臨消亡的危險,為此,我們首先從搶救翼城花鼓原始資料入手。遍訪老藝人,對其掌握的曲牌、曲譜、舞蹈動作、表演形式、流派特色進行了深入采訪,既有詳盡的文字記錄,又有錄音、錄像,使翼城花鼓資料得以保留下來。”翼城花鼓培訓中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在擴大宣傳的基礎上,該基地從來自全縣及周邊縣市報名的120余名學員中,經面試、考試、復試等形式層層選拔,最后招聘了32名學員。在縣里政策扶持下,該基地采用“三免一付”的運行機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與中央等各音樂學院聯手,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紀,山西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陳華強來基地研討、指導,并請本土花鼓名老來基地授課、幫教。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學員們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成為傳承翼城花鼓的新生力量。近幾年隨著翼城花鼓的聲名鵲起,吸引了各大藝術院校畢業生的踴躍加入,為花鼓隊注入了新鮮血液。

“要打造翼城花鼓自己的品牌,就要讓花鼓高手留得下且無后顧之憂。為此,縣里先后為20多位花鼓高手解決了事業編制,此舉對翼城花鼓藝術的傳承發展影響深遠。”翼城縣文化館副館長鄒亞莉意味深長地說,“由于翼城花鼓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廣場行進式的表演形式,為適應舞臺表演的特點,我們就要在繼承中創新,為傳統藝術添加時代元素,以迎合各個群體和全國乃至世界各國各階層人士的審美需求,為將翼城花鼓早日打出國門而不懈努力。”

歷經磨難續傳奇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對翼城花鼓隊臺下訓練情景的真實寫照。隊員們不畏嚴寒,不懼酷暑,自花鼓隊組建以來,大家本著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次登臺。一套舞蹈排成后,隊員們都要經過臺下無數次地反復練習、推敲,很多隊員在集體訓練之余,私下還要反復進行琢磨練習,直到不留一點瑕疵,臻于完美。

連日來,氣溫驟降,寒風凜冽。但翼城縣影劇院內卻是一片暖意融融、熱鬧非凡的景象。花鼓隊員正緊鑼密鼓為縣“春晚”節目積極排練。雖已是零下十多度的天氣,他們卻只穿著半袖、背心,每個隊員的頭上熱氣騰騰,揮汗如雨。

花鼓隊隊員呂金妹告訴記者:“為了在今年縣春晚上能夠發揮出更高的水平,我們只有加班加點緊張排練,即便是這樣冷的天也不例外。”花鼓表演就是力與美的結合,對體力要求極高,與其說是舞蹈藝術,不如說是一項美的體力展現。受傷、體力透支、脫水是“家常便飯”,常有人累到暈倒。但為了不影響排練進程,即使是平時在父母面前嬌滴滴的小姑娘,也會扶起來休息兩三分鐘、補充體力后繼續投入訓練。在翼城縣文化館花鼓藝術教研培訓基地,說起每個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動。

一次“花鑼”表演中,肖軍不小心碰到了鼻子,頓時鮮血直流。但為了不影響整臺演出效果,他沒有擦拭,更沒有停下手上的動作,毅然堅持完成表演。走下臺后當隊友們看到他臉上、演出服上的斑斑血跡,才知道他在演出時“掛花”了。肖軍卻說:“我沒事,只要沒有影響表演就好。”

由于花鼓表演展現的是一種力量美,動作幅度大,再加上舞臺光滑,在表演中摔倒在所難免,這就格外考驗隊員的隨機應變能力,摔倒、鼓槌掉了,如何依然完美地完成整套動作,在十四屆群星獎深圳賽區復賽場上,趙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了我們答案——摔倒了,一個華麗的轉身,使表演顯得恰到好處,天衣無縫。

花鼓隊中這樣的事例有很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要想傳承一項技藝,就得流血出汗。我們這支隊伍就是為搶救、保護翼城花鼓這一文化遺產而建立的,傳承發揚翼城花鼓是我們的畢生使命,只要把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大家,我們付出再多的艱辛都是值得的。”

世界舞臺秀絕活

近年來,在各方的積極努力配合下,翼城花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該縣有關部門的積極引導和隊員不懈努力下,翼城花鼓隊于2006年10月便赴京參加“首屆CCTV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盛典”表演,一炮走紅。隊員們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邀請及榮耀,并未被來自各界的掌聲及鮮花所湮沒,大家再接再厲,隨之經常應邀參加市、省、國家級的表演及賽事并屢獲殊榮。

2007年11月,群舞《翼城花鼓》代表我省赴武漢市參加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在第14屆群星獎決賽中榮登全國社會文化政府最高獎“群星獎”之首。對于那次比賽,隊員張娟記憶猶新,“在臺上表演的隊員們太投入,將鼓都打飛了,其中一名演員竟然倒地。”回到駐地,張娟哭了,“獎肯定沒了。”然而第二天,翼城花鼓卻登上各大媒體,并占據了重要版面。后來宣布結果時,張娟再次得到了驚喜,第一個就是翼城花鼓。

2010年經過省內層層選拔,翼城花鼓以其獨具一格的表演風格,受到國家文化部邀請,隊員們昂首闊步走進世博園,除參加山西展區的表演外,還參加了園林巡游、廣場表演、社區表演等演出。翼城花鼓以其“氣勢逼人似老虎,神態逗人像頑猴,靈巧多變姿態美,鏗鏘有力節奏快”等鮮明的地方民間藝術特色,讓眾多國內外游客大飽眼福,向世界展示了翼城花鼓的風采。

2014年在國慶65周年之際,翼城花鼓再次踏上了赴京之路,與國同慶,讓世界見證了翼城花鼓的魅力。

經過6年的努力,如今翼城花鼓已成為當地的知名文化品牌,常年在北國塞外、江南水鄉表演,還遠赴美國、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進行文化交流,讓翼城花鼓在世界大舞臺上華彩綻放。

 

記者 董梟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安阳市| 扶风县| 澄江县| 颍上县| 肥西县| 鹿邑县| 邵武市| 离岛区| 海兴县| 枝江市| 乾安县| 札达县| 平潭县| 博白县| 灯塔市| 九寨沟县| 嘉禾县| 清水县| 固镇县| 河南省| 天全县| 新民市| 潜山县| 敦化市| 梨树县| 南平市| 平山县| 宽甸| 朝阳区| 凉城县| 华阴市| 通许县| 河东区| 安顺市| 方正县| 香格里拉县| 定襄县| 临泽县| 静乐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