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社區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每天練習跳舞,隔三岔五登臺表演,臉上除了汗水,更多的是笑容,雖然其中多數都已年過半百,但是她們跳舞的步伐卻風雨無阻。近日,記者走近車站社區舞蹈隊,看看她們如何“舞動”青春。
尋找健康 自發組織
在車站社區辦公室,記者見到了舞蹈隊的隊長劉漱華和教練楊崇艷,神采奕奕的她們絲毫看不出實際年齡,當說起社區舞蹈隊的成立時,兩人都高興地侃侃而談。
“退休之后,一下子閑下來了,每天都無所事事,生物鐘都打亂了,有時候打麻將或打牌打發時間,但坐的時間長了,腰都出毛病了,心想這樣下去不行啊!2008年的時候,幾個人聚在一起鍛煉身體,期間也學著跳舞,到2009年社區領導為我們提供了平臺,組建了舞蹈隊,到現在舞蹈隊已經有30人了。”隊長劉漱華介紹。
作為舞蹈隊的教練楊崇艷表示,雖然已經66歲了,但是跳舞給了她第二次青春。“我本來沒有任何舞蹈功底,但是特別喜歡,所以愿意鉆研。剛開始學跳舞都是看別人跳,然后回來自己練,但是不太理想,后來就上網看視頻學,我學得比較快,所以一般都是我在家學會了,然后教給大家。”
忘卻年紀 重拾活力
楊崇艷說,她們這個年紀學跳舞不容易,記憶力不好,肢體協調有時候也跟不上趟,但是在跳舞時,她們好像忘記了年紀,活力不輸年輕人。“剛開始學習跳舞,我都是讓孫子在網上幫我找視頻,然后跟著學,看幾個動作就跑出去教朋友,忘記了只能趕緊再跑回家看,一個舞蹈得學十天半個月。現在我算是‘行家’啦!一個舞蹈10分鐘就能學會,而且會自己操作電腦,為了學舞蹈還專門隨身帶著平板電腦。不光身體越來越健康,而且感覺整個人都在進步,一點也不覺得老!”
據劉漱華介紹,社區舞蹈隊已經參加過很多次表演了,而這離不開車站社區的支持,在舞蹈隊成立之初,面臨著設備、場地、服裝缺乏等一系列問題,社區為舞蹈隊提供練習場地,為籌資購買服裝拉贊助,還免費提供音響。
“她們不光自己鍛煉身體,也是在為社區作貢獻,家庭和諧了,社區才能更好的發展。”車站社區工作人員說。
跳出濃情 互助互愛
“這幾年的跳舞生涯讓我體會到,以前工作中人與人之間有距離,在社區舞蹈隊里人們的心很近,像一個大家庭,大家互相關愛。比如有人家里老人不在了,我們都會集體幫忙,或者生病了,大家有給錢的、有送東西的,就像一家人一樣。”楊崇艷感慨地說,讓她難忘的是,正月初十一個隊員的愛人去世,而兩天后就要登臺表演,她不得不立刻調整計劃,由新人頂替,隊員們沒有怨言,大家一起在兩天內排出了舞蹈。
楊崇艷說,接下來社區舞蹈隊要為即將參加的比賽做準備,她們要努力練習,取得一個好成績。舞蹈讓她的生活很充實,家庭也越來越和諧,而她自己則越來越年輕,火紅的夕陽就是舞動的青春。
記者 成華潘 華玲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