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盧凱)4月19日晚,隨著臨汾市小梅花劇團大型音樂舞蹈史劇《堯頌》的謝幕,“山西·臨汾帝堯古都文化旅游節”地方戲曲展演活動完美收官。6天時間里,黃河金三角區域內的臨汾眉戶劇團、臨汾蒲劇團、運城蒲劇團、三門峽豫劇團、渭南秦腔劇團和臨汾小梅花蒲劇團依次登臺,將精彩的演出奉獻給臨汾父老鄉親和前來觀光旅游的客人;6天時間里,眉戶、蒲劇、豫劇、秦腔好戲接連上演,戲迷朋友們大飽眼福。
“旅游節開始籌備的時候,地方戲曲展演就被確定了下來。”說起此次旅游節期間的地方戲曲展演,臨汾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社文科負責人介紹說,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是全國唯一一個跨省設立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這里孕育了燦爛的根祖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蒲州梆子、晉南眉戶、陜西秦腔、河南豫劇都榮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戶名錄。
舉行地方戲曲展演,皆在通過戲曲文化交流,破解合作瓶頸,拓寬傳統戲曲交流合作的途徑和方式,完善交流合作機制,探索交流合作新載體,深入挖掘傳統戲曲資源,推進傳統戲曲優勢互補,營造有利于傳統戲曲交流合作的社會文化環境。“接到活動組委會發出的邀請,各劇團爽快應邀的同時,也緊急調整演出計劃,為‘山西?臨汾帝堯古都文化旅游節’助興添彩。”該負責人說,各劇團僅演出一場,大家都很重視,紛紛選出最能代表劇團實力的經典劇目。
運城蒲劇團青年演員賈菊蘭憑借在蒲劇《青絲恨》中的完美表演摘得“梅花獎”,此次演出期間,她的水袖舞千變萬化,令人叫絕,而她現場潑墨揮毫,雙手書畫更是讓觀眾過目不忘。三門峽豫劇團帶來的大型古裝戲《虢都遺恨》已經被多個劇種移植,此次演出更是讓人眼前一亮,為了不影響演出,身為三門峽市人大代表的團長史茹驅車前來參加,演出一結束,又馬不停蹄地趕回三門峽參加會議。渭南秦腔劇團的《趙氏孤兒》,讓該故事發生地的臨汾戲迷看到了另一種戲劇藝術形式下之外的忠孝文化,樸實、粗獷,卻極富夸張性的表演讓臨汾戲迷朋友記憶深刻。而我市眉戶劇團的演員們將憑借其獨特的唱腔、細膩生動的表演演繹據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實現題材、形式和地方戲發展模式的新突破。臨汾市蒲劇團新排大型反腐倡廉歷史劇《廉吏于成龍》更是刻畫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后世為官楷模。大型音樂舞蹈史劇《堯頌》,第一次完整而形象地將帝堯及其創造的偉大時代呈現給世人,將堯天舜日的盛世中國呈現給全世界。
“每天五時就有觀眾在劇院外等候領票。”影劇院工作人員介紹說,演出期間,市民持身份證就可免費領到當天的演出票,而戲迷朋友們的熱情從每天排隊時間上就能窺見。“不花一分錢,看到蒲劇、豫劇、秦腔,這樣的好事,誰也不會錯過。”排隊領票的一位市民笑著說,短短幾天時間,如此好戲在臨汾影劇院上演,想著都覺得過癮,雖然每天早早排隊領票,但看到各劇團的驚艷演出,就一個字“值”。
責任編輯:王偉
上一篇: 臨汾市人民醫院幫百余對夫妻圓了父母夢